第一百二十八章 吃喝拉撒一把抓(上架第三更

类别:历史小说       作者:玉米粒皮皮     书名:秦农
    张鹏和司马欣两个人做了决定,那整个侯县的少府与新军就运作起来,开始了声势浩大的第二轮征兵、定士伍工作。
    上一次征兵是必须要有家有人担保才可以加入新军,现在只要是青壮年,看起来没病,就可以加入民兵了。
    对于这些山民来说,投靠秦人的眼前利益非常大,首先本人就可以吃饱。其次,秦人还会优先雇用他们的家人做活。无论是搭建营地、做草袋、还是编制草鞋,也无论是妇人、孺子,只要干活,就有一种叫“馒头”的东西吃,这可比给闽君干活强多啦!
    给闽君干活,吃的是掺了沙子和野草的菜羹,不但不顶饿,而且喝稀的也不给喝饱。两相对比之下,秦人简直就是天公派来的善人,所有关于秦人暴虐的传闻都不攻自破了。
    而且,最让张鹏意外的是,“馒头”竟然也发挥出了前所未有的魔力。
    闽中山民大多以稻为食,吃麦子的不多,卖粉做成的馒头就更是见都没见过了。许多人再拿到秦人分发的馒头后,面对这白胖胖、软绵绵的吃食,竟然不舍的下口。
    有壮着胆子或实在饿得受不了的山民咬了一口,顿时两行热泪喷涌而出,这馒头不但口感极佳,竟然还是甜的!就算是闽君那样高高在上的大王,恐怕也吃不到这么好吃的东西啊!
    另一方面,用不多的面粉蒸出更多的馒头,这在无形中就减少了对面粉需求量的压力。而且山民们两个馒头下肚,再喝上一碗热乎乎的野菜汤,肚子撑的饱饱的。虽然饿得也快,但和闽君那边一比较,还是秦人更好······
    张鹏也对火夫们下了命令,馒头只能一人两个,野菜汤管够!
    长史司马欣也越来越欣赏鹏的能力,这个从淮阳郡走出来的黔首雇农,竟然可以随着身份和环境的不断变化而迅速适应,再看到了鹏对新军力量的使用以及针对闽君提出的一系列计划之后,就觉得更加佩服。
    无形之中,司马欣说的越来越少,做的越来越多,已经开始将主导权托付给了鹏,他自己则心甘情愿的去执行了。
    张鹏与司马欣之间并没有因为权力发生任何不愉快,而是在面对危机、解决困难的时候不自觉地进行了权力的交替。就好像原本是共同合作的小团体,当其中一个人不断做出正确的决定时,其他人就会自然而言地对那个人产生服从和依赖。
    司马欣和秦人佩服张鹏,山民却有完全不同的感官。没办法,归附了秦人之后就要遵守大秦的律法,听秦人的吩咐做事。但山民野惯了,受到约束后产生了很大的不适应。而且新军的嘴里一口一个“将主鹏如何如何,将主鹏下令了”,山民自然埋怨起张鹏来。
    所谓“吃喝拉撒”,张鹏不仅让新军安排山民们吃好喝好,更加注重山民的“拉撒”问题。
    闽中山民根本没有茅厕的观念,拉屎撒尿从来都是随便找一棵树就能解决。生活在河边的人,上游排泄,下游喝水,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张鹏在后世的时候,曾经看过一个外国的野外求生节目,求生者专门介绍了鱼对人类粪便的喜好,可以用自己的便便做鱼饵抓鱼——他还成功了!
    本来张鹏是不信的,可是当他见识过了一个山民蹲在河边拉屎,后面成群的鱼集结过来抢着吃之后,张鹏就立刻开始严抓“拉撒”问题!
    大秦对于随地大小便的管理本来就有相应的法律作为支撑,谁也说不出半个不字。而且古人对于卫生问题是十分看中的。张鹏在后世曾经受到影视剧的影响,认为古人的卫生很差,其实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儿。只要身处中国之地,就连黔首、隶臣妾也会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
    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对随地大小便等行为就已经是零容忍了。举一个例子,《左传·定公三年》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情:定公三年(公元前507年)二月二十九日,邾【zhu】国君主庄公远远发现守门人用水冲洗庭院,他很生气,便问是怎么回事情。“夷射姑旋焉”,守门人这一回答让邾庄公动怒了。
    “旋”则撒尿,“夷射姑”是一个人,他在自己的庭院里小便,这还了得!
    于是,邾庄公派人去抓夷射姑,但没有抓到。邾庄公气得从床上跳下来,不小心摔倒在炉里的炭火上,结果皮肤被烧伤,引起溃烂。邾庄公最后因溃烂而死。于是他就成为了古代第一个因反对随地小便而献出生命的君主······
    对于夷射姑这种“十分无礼”之不大敬行为,邾庄公的反应如此强烈,不仅反映出了时人反对随地排泄的态度是多么鲜明,而且与古人对居所环境卫生的讲究和重视不无关系。
    实际上,从中国老早就发明厕所一事来看,中国自古就反对随地大小便是不争的史实。先秦时期人们称厕所为“青(清)”或“圊【qing】”,多设在家里。另一个字“匽【yàn】”,也是一种厕所,多设于路边或户外,供人们方便,这是现代公共厕所的源头。
    在侯县县城的几个供山民居住的临时营地内,近百个大坑被刨了出来,当作公厕使用。另外,由新军率领民兵组成的巡逻队开始进行“专项整治”,他们的目的就是勒令山民不允许随地大小便,并且高声宣扬随地大小便的代价——没收所有口粮、笞二十、赶出营地!
    随地大小便在平时只是一个卫生问题,但在水灾时期,就是人命关天的问题。四处横流的粪便极有可能导致瘟疫发作。县城的人口密度已经到了一个危险的程度,如果爆发了瘟疫,那不光所有人都要完蛋,张鹏自己的穿越之旅也可以gg了!
    此外,张鹏还提出了“饭前便后要洗手”、“每晚睡前要洗澡”的口号。因为所有营地都在实行军事化管理,山民是统一训练、劳作,统一休息、用餐。故而每天在发放馒头野菜汤之前,山民就被强迫着排队洗手。
    一开始还有很多人不习惯,但当他们用干净的手拿起白馒头时,竟发现吃起来更加香了。没了指甲中的泥垢,似乎整个人都舒服了许多。渐渐地,强迫洗手变成了自觉洗手,那些不洗手的人还要早到耻笑。
    秦人对个人卫生最在意头、脚、手、身的清洁。在四者中,洗手是最为频繁的。“洗”在秦时多指洗脚,在甲骨文中“洗”字上半为足形,下为水形,就有这层含义。而洗手当时不叫“洗”,称为“盥”。甲骨文中的“盥”字就是将手放在水盆里洗的样子,可见古人对洗手是多么重视。
    就餐前将手洗干净,此即《礼记·少仪》所谓“凡洗必盥”。隋唐人孔颖达就此注疏:“洗,洗爵也;盥,洗手也。凡饮酒必洗爵,洗爵必宜先洗手也。”
    洗澡,更是秦人做好春季个人卫生的常规行为。这时称洗澡为“沐浴”,在今天看来这是一个意思,其实在古代是一个人用水处理个人卫生的不同行为:“沐”是洗头,“浴”指洗身。
    秦汉以后,洗澡已不仅是个人行为,而上升到制度层面,所有公务员都要定期回家沐浴,并形成了一种“休沐”制。
    于是乎,山民就经历了一辈子没听过没见过的事情——睡前被赶下河,强迫洗澡!
    ps:第四更即将出炉,趁热订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