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话剧《刘三姐》

类别:历史小说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书名:大唐乐圣
    次日上午,李龟年在太乐署讲了一节乐理课,对接下来两天的工作做了一些部署,便带着十几个歌唱艺人一起,来到了李家庄,在这边四处查看了一下工程进度,用了午饭之后,才去到李隆基赐给杨三胖的那座蓝田县候宅邸。
    这里虽然是荥阳郑氏在长安城外的一处别院,但占地面积也是不小,有房舍过百间,占地面积至少五亩以上。
    “拜见主家大公子,大公子夫人。”
    春香楼原先的几位当家艺人水珠儿,墨凝香等,带着两三百乐手一齐在宅内的大厅,向李龟年见礼道。
    “大家都免礼吧!不过,我不希望明年的时候,你们还喊我主家大公子这样的称呼。”
    李龟年这一句话,让大家觉得有些莫名其妙,这就不得不说,古代的信息闭塞问题了。
    朝堂上的消息,民间根本不知道,哪怕是长安城里传的沸沸扬扬的东西,城外几十里的村庄的村民也未必知晓。
    这些春香楼的艺人被李龟年限定在这处宅邸里修炼技艺,对于所有墙院以外的事情,就根本不知晓了,所以,他们根本不知道,李龟年正在推动艺人改革的事情。
    “简单的跟你们解释一下,就是说,今后如果你们的技艺水平能有较大的提升,达到我的要求,或者,被大众所喜欢,那么,你们将会被放良,并且,拿到非常不错的薪酬,成为一个社会上的精英人士。”
    李龟年不解释还好,这一解释,大厅内的艺人们更加懵逼了,最后,他只得无奈,朝身侧从太乐署跟来的那些艺人们挥了挥手道,“你们先跟他们说说,朝廷有关艺人的一些政策吧!”
    李龟年也不在大厅里多留,和裴思雨一起并肩在这府邸上逛了起来,这间荥阳郑氏花大手笔修建起来的别院,景致还真不错,花园里假山池塘,亭台阁楼,修建布置的都非常精致,其中,四面镂空的矮阁楼,就是原先的主家用来宴客赏景的地方,现在嘛,自然是沦落为了艺人们排练表演话剧的地方。
    李龟年在阁楼四处看了看,顿时就招手让李远过来道,“你去庄子工坊里,请一些熟手木工过来,演话剧,没有道具情景布置可不行。”
    李远点头领命而去,裴思雨却是向李龟年问道,“夫君,什么是话剧?”
    李龟年一边将案几上之前他交给水珠儿等人的一个简单话本递给她一边道,“为夫发明的这个话剧,是集歌唱,舞蹈,配乐,对话,剧情,表情和肢体动作,舞台效果等等为一体的一种新的表演形式,他的渲染力和带入感,将会将会比现在的任何表演都让人欲罢不能,只是,排演一场话剧,所费的功夫很多,也不知道他们练了半个多月,到了什么水平了。”
    裴思雨接过那话本一看,只见封皮上写着《刘三姐》三个大字,话本不厚,却是因为上面只写了一个主体故事,至于每一个脚色的唱词,每一处唱词的配乐,则是另外再有很多单独的话本,分配给负责表演的人单独练习。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裴思雨才看了一小段,就向正在思考着怎样整体排演这出话剧的李龟年询问道。
    “是的,武德贞观年间,在岭南道柳江流域,有个善歌的奇女子横空出世,能够出口成歌,大家唤她作刘三姐。
    她的一生经历了很多磨难,以歌咏志,最终渡过重重危机,为人所钦佩,至今都有有许多歌谣都被岭南道的百姓们传唱,甚至官方都承认她歌仙的称号。
    只可惜,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逝,为夫未能亲眼一睹歌仙的风采,只恨不能早生数十年。
    前两年,为夫去江南道做官游历,咳咳,其实是躲你的时候,正好收集了一些刘三姐生平的故事和作品。回来之后,便想将其整理编排一番,让世人通过这个作品,一睹歌仙的风采。”
    李龟年一边说着,裴思雨的视线,也在一边看着那故事,一时之间,都有些入了迷,听到李龟年说自己去江南道转悠几个月,是为了躲自己的时候,她才抬起头来白了一眼李龟年。
    “那出口成歌的刘三姐歌艺如何,妾身不知,但是,夫君的歌艺,只怕是不输给她的,而且,这故事编写的真好,妾身都忍不住,要一气看完呢!”
    “呵呵,话剧,就得现场看才有意思,你若是喜欢,为夫这就叫艺人们上来给咱们演一演看看。他们各自练了这么久,应该也能勉强上手了。”李龟年笑了笑,就让董薇儿去喊人。
    他编排的这出《歌仙刘三姐》的话剧,虽然比照了这个时代的许多民间传说,将其揉了进去,但是主体剧情,还是大多出自后世的电影版本。
    至于配乐,却是比后世六十年代拍出来的老电影版本提升了一个大层次,虽然还是以这个时代艺人们最熟悉的笛箫演奏为主,但也加入了许多新式乐器,使得渲染力更强,声势场面也更加浩大。
    歌曲唱腔,除了不失山歌韵味之外,则会更加新潮多变,让对歌的冲突层次感更加激烈,几场斗歌场景,李龟年当初可是抓耳挠腮的想了好几个月的词,尤其是那段刘三姐与情郎对歌七天七夜的大戏,李龟年为两人各写了一百零八个唱段,一段压一段,一段合一段,一段反衬一段,从开始的针锋相对,到之后的僵持不下,再到之后的相互欣赏佩服,以及相互爱慕,和最后的以歌定情,可谓是跌宕起伏,绝对能将人们的情绪整个抓到剧情中。
    光是这一段,以每个艺人每天唱一个时辰来计算,还真得七天才能唱完,可以说,将商业性和艺术性,都发挥到了极致。
    毕竟,一个时辰的时间,男女每人最多也就只能唱十几段,光是这段大戏,就得七天来演,得让喜欢上它的人,买足七场的票。
    而整台剧唱下来,至少得三十多场,毕竟,舞台话剧,不像电影,需要更多的细腻桥段,音乐元素,对歌唱词,才能把李龟年所收集的各种故事桥段,都表现出来,而不是像后世的电影,只是选流传比较广的其中一个故事拍摄。
    很快,艺人们便在董薇儿的带领下,来到了阁楼处,裴思雨几女和太乐署的歌唱艺人们则很是期待的围坐在了一边,想要看看这话剧是怎么演的。
    不多时,演刘三姐的水珠儿就先装扮上了,而与她对首场戏的,却是一个做渔翁装扮的老头和一个小伙子。
    “诶,山顶有花山脚香诶!桥底有水桥面凉诶。
    心中有了不平事诶,山歌如火出胸膛诶!~”
    只是最开始的四句出来,一股朴素的风气,以及刘三姐正义的形象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