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二章 攻无不克

类别:历史小说       作者:手撕鲈鱼     书名:大唐坑爹穿越系统
    李祐这趟回来当然是为了让阴妃好好看看自家孩子,还是嫡长子,之后李祐和武则天都会留在长安城一段时间,武则天更是要在这边留很长时间。
    因为李祐要随着李世民一同出征高丽,这也是李祐专程回来这一趟的一个原因。
    明面上说是送武则天和孩子过来陪阴妃,但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来送人质的。
    李世民那边虽然没说过类似的话,或者哪怕暗示这种意思,可李祐既然不是太子,又有意想要参与到对高丽的战争中去,为了表示自己没有威胁,起码没有自立,或者反抗长安方面的意思,总要有点诚意才行。
    况且阴妃也确实过得有点清苦,让武则天母子过来陪陪她也能让她多开心点,怎么着也多支撑几年,熬死李世民,到时候就可以去到李祐的封地上去颐养天年了,得给她点盼头才成。
    李世民对于李祐的这种知情知趣还是很满意的,这不很快就宣布了让李祐随军的消息,而且还是名义上统领着一路大军,当然实际上还是安排了大将跟随在他身边的,防的就是他瞎指挥。
    不过李祐有信心很快就让李世民知道他可绝对不是瞎指挥,好几个战争电影世界历练下来,李祐怎么说也是个合格的统帅了,何况他还有那么多的作弊手段在手,绝对是无敌统帅。
    等到贞观十九年正月,李世民亲自统帅诸军自洛阳北上定州,留太子李治监国,萧瑀为洛阳宫留守。
    经过这几个月的接触,还有特意的考较,李祐算是入了李世民法眼,已经从一开始可有可无的名义上的一路统帅,变成了实际上的一方将领。
    当然他想要当先锋的意愿还是没有达成,就算李世民再不喜欢他,也不可能让自己儿子去最前线冒险,更不会真的拿他当一员普通将领来使用,自然是要保证他的安全。
    何况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还有李祐上次挺身而出,平定了李承乾的叛乱以后,李世民对李祐的观感可是好了许多,这就更不可能拿他的性命当儿戏了。
    可李祐自己展现出了强烈的上前线的欲望,李世民就结合了李祐最近这些年的表现,将李祐安排成了水军的统帅,大部分时候只需要在李祐自家的船队旗舰上指挥登陆作战就行了。
    李世民对李祐这些年的所作所为还是很了解的,知道李祐麾下的船队如今已经是北方海域当之无愧的霸主。
    再加上他弄出的那个私掠许可证,高丽那边虽然不能说片帆不得下海,也海军方面的实力也是被打压的十分严重,甚至可以说就没什么成建制的海军了,真正的高丽官方海军都被李祐自家的船队给打垮了。
    如今再让李祐去统领海军,完全就是单方面碾压高丽那边了,海面上发生真正的海战的机会都很少,直接就步入到登陆作战阶段了。
    要知道大唐这次可是足足准备了五百多艘大小战船,比历史上都还多出一百多艘来,多出来的这部分偏偏还是最为强力的一部分,都是李祐治下那些个和高丽还有倭国打过不知道多少次交道的“武装商船”。
    对那几个倒霉催的国家来说,这些个船只是完完全全的强盗啊,奸淫掳掠差不多是无所不为,搞得他们的沿海地区惨绝人寰,都快没人住了,绝对是可以止小儿夜啼的恐怖存在。
    所以在面对高丽时,这部分人的战斗力也是最为强悍的,单是他们的名声就可以让敌人出现不少混乱了,威慑力不是一般的强。
    而李祐对这些人差不多有着绝对的统治权,那是他们的无冕之王的样子,将原本最为桀骜不驯的这些人管的服服帖帖的,再去统领整个海军可就方便多了,什么娇兵悍将在他面前都蹦跶不起来。
    不只是他的身份在那呢,对于所有海上讨生活的人来说,李祐也是威名远播的存在。
    李祐这边得了命令以后就先一步发动了攻击,先跑到了海军那边带着大将张亮一起通过水路前去袭击高丽占据的卑沙城
    李祐率领海军从东莱渡海而东,他麾下两大猛将席君买和薛仁贵,则直接被他派到了登陆作战的大军之中,只等靠岸就作为大军先锋前去开路。
    对于高丽沿海的情况,如今整个大唐应该都没人比李祐更为了解了,不只是所有的武装商船带回奴隶和战利品时会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告知李祐这边专门收集消息的手下,李祐自己也一直有安排自己的小密探们关注那边的情况。
    在李祐帅军出发后,他的小密探更是先一步去侦查起了敌人最新的部署,他人还没到呢,那边的布防图他就已经拿到手了。
    谁又会注意那些看似无害的小动物们呢,就算是军营里也不至于完全见不到飞鸟的存在,也不会有哪个家伙没事就来个弯弓射大雕吧。
    占据着战场单向透明的巨大优势,李祐这边调动起人手来可谓是有的放矢,专捡敌人的软肋下手。
    什么地方适合登陆,什么地方可以突袭那叫一个门清,自然也成了推进速度最快的一路。
    先是程名振在李祐的指挥下带兵趁机行军至卑沙城下,之后席君买率先攻上城墙。
    这还没到五月,李祐麾下的唐军就已经攻克了卑沙城,俘获男女八千多人。
    而另一边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大军进至辽东城下。
    在李世民亲临辽东后,唐军士气大振,攻克辽东城,李世民设辽东城为辽州。
    六月,李绩率军猛攻白岩城,李世民亲临指挥,白岩城守将孙代音被迫投降,李世民以白岩城为岩州,以孙代音为刺史。
    同月,唐军进围安市城。高丽派高延寿、高惠真统兵十五万救援,李世民、李绩布阵,大败高丽军,是役唐军歼敌二万人,俘虏无数,高丽举国震动。
    而李祐那边也是一路高歌猛进,张亮在他麾下一直比较安稳,也没出历史上反叛的那档子破事,程名振也算是如今数得上号的猛将了,加上李祐麾下还有薛仁贵和席君买两位无敌猛将充当先锋,简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敌人的动向总在他的掌控之中吗,打过几仗以后李祐就已经成功的在大军之中树立了自己的权威。
    何况登陆作战的这些人中还不乏隐隐拿他当土皇帝,唯他之命是从的武装商队中人,此次算是作为志愿从军的,对他一直是言听计从,也确实取得了丰硕的战果。
    自然整个一路大军都对他信赖有加,对他的命令执行起来也不带打档的了。
    那边李世民没采纳先攻弱城,后攻安市城的正确建议,而继续围攻安市城的时候,李祐已经打下了将近半个高丽,跑去安市城下和李世民汇合了。
    人马多了,李祐这边又是挟大胜之势而来,刚搞定另一路高丽援军,让高丽这边已经到了无人可派的地步,再对付起安市城自然是手到擒来。
    李祐当然不能去抢李世民的风头,也不可能让李世民收回成命,把李绩吆喝的屠城的命令给取消了,那样岂不是弱了唐军的名头,也是减了几位主帅的威信。
    既然说了破城之日就是屠城之时,那就一定不能让他们好过了。
    李祐自个带着麾下,先去把安市城周围的弱城全给剪除掉,让安市城彻底变成了孤岛,没了倚靠。
    又把高丽的另一股援军也被干掉了的消息给送到了安市城内,然后李祐就老实的跑去了安市城的背面,替李世民他们的大军阻挡高丽内部可能的援军,也是彻底断了安市城的退路。
    既如此,李世民麾下大军士气大振,加上李祐派了席君买和薛仁贵两员无敌猛将帮忙统领先登,一举攻上了城头,就此城破!
    之后的事情自然不用多说,对于压抑了许久的众兵士来说,大概可以算作一种另类的狂欢吧。
    但是有了这么一遭,周围的城市在震怖的同时也都走向了两个极端,在面对唐军的攻伐时,要么痛快的开城投降,彻底放弃了抵抗,要么就选择了顽抗到底,连老人和孩子都上了城墙。
    在费劲的完成了一次跑马圈地,剩下的只有顽强的抵抗,很难再有快速推进,而后方时不时就有零星的反抗的情况下,辽左又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以久留,且军粮将尽,李世民遂于贞观十九年九月,下令从高丽班师。
    此役攻拔高丽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等十几城,历经新城、建安、驻骅,安市三大战,杀敌六万多人。
    而唐兵死的了也就千多人,战马因为有了马蹄铁的保护,死伤也少了许多,足足比历史上少了一半。
    虽然没能一鼓作气的攻下高丽的全境,可也打下了高丽的大半地盘,即便未尽全功,也绝对算不上是失败,这可真的是战略撤退。
    李世民其实有那么一点后悔,就是刚开始的策略出了问题,要是不屠戮安市城的话,说不定这一趟就能毕其功于一役。
    眼下吗,还是先稳住阵脚,消化掉已经到手的地盘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