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晋到了西疆才给家里来信,温婉看后,忍不住笑道:“这臭小子,总算是开窍了。”
赵寻音皱皱眉头,“你们家跟苏家,真要当亲家?”
温婉纠正道:“不是我非要结亲家,而是苏家姑娘心心念念多年,我要是棒打鸳鸯,人指定恨我。”
赵寻音仔细算了算,“可我怎么觉着,你们两家这辈分不对啊!”
温婉很早之前就知道依着苏皇后来,他们夫妻跟苏擎夫妻不在一个辈分上,“反正也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各论各的吧。” 没过几天,温婉收到宁州来信,是墨宝写的,小家伙特别喜欢读书,字儿写的更是漂亮,他在信上说想爹爹想娘亲,还说他会努力用功,等将来长大了,要跟爹爹一
样考到京城来做大官。
温婉看着笺纸,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晚上宋巍回来,见她神情恍惚,忍不住问:“怎么了?”
“墨宝来信了。”温婉坐在小榻上,声音有种说不出的凝重,“你自己看吧。”
说着,把信递给宋巍。
宋巍看着笺纸上工整漂亮的字迹,不难想象那个孩子在写这封信时,倾注了多大的期望。 “相公,怎么办?”温婉道:“从小到大,我们陪伴这个孩子的时间本来就少,现在他七岁了,好不容易有个念想,总不能直接告诉他,他不能参加科举,不能来京城吧
?”
宋巍仔细将信笺折叠起来,缓缓道:“我提前致仕吧。”
“致仕?”温婉惊了一惊。
宋巍颔首,“他想来京城,是因为哥哥姐姐都在京城,只他一个被留在乡下,我致仕回去陪着他,他就不会再有这些念头了。”
“那朝务怎么办?”相公是帝师,肩上担着重任,这个年纪致仕,政局必定会出现动荡。
“元宝已经成气候了,况且这些年,科举又选了不少新锐,再不济,还有北燕归顺的那帮老臣,有他们在,足以辅佐陛下治理江山。”
温婉一下子犯堵,她想起墨宝刚会走路那年,自己回了宁州一趟,离开时小家伙追在后面跑,一边跑一边哭一边喊,“娘亲,娘亲……”
哪怕不是亲生,看到他哭得撕心裂肺,温婉心里也跟被刀子扎了似的。 后来再大一些,温婉回去看他的时候,他开口就问:“娘亲,你们不带墨宝去京城,是不是因为不喜欢墨宝?墨宝睡觉不会踢被子,也不打呼,吃饭不发出声音,墨宝
会很乖的。”
他一直以为爹娘不喜欢他,所以每天都在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就连写封信,字里行间都格外小心翼翼,就怕惹得她和宋巍不高兴,连过年都不回去看他了。
……
宋巍入宫面圣。
当听到他提出致仕时,赵熙简直不敢相信,“老师这个年纪致仕,会不会太早了些?内阁七个名额,王阁老刚致仕不久,朕打算让你进去的。”
宋巍摇头,“如今江山平定,百姓安乐,陛下理政的手腕日趋成熟,臣也算是不负先帝所托,余下的年头,臣不想都耗在朝堂上。”
赵熙忽然意识到什么,“是不是因为那个孩子?”
宋巍没否认,“他从小就缺少父母的关爱和陪伴,这是臣和内子的失职。”
赵熙捏了捏眉心,“老师先回去吧,容朕再想想。”
宋巍走后,赵熙也没心思再看奏章,去了翊坤宫,跟董晗说起宋巍准备致仕的事。
董晗愣了一下,“宋大人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原因?”
否则本朝官员很少有这么早致仕的,何况宋巍已经坐上帝师的位置,要换了旁人,怕是巴不得能坐到老死的一天。
“是因为那个孩子。”赵熙说。
这一说,董晗的心揪了起来。 自打被送到宁州,她就再也没有见过,只是偶尔碰到温婉入宫,闲聊之间询问一二,得知那个孩子和太子长得几乎一样,性情乖巧温顺,她心里才能得到些许的慰藉
。
“陛下是怎么想的?”
于私,董晗当然想宋巍和温婉能时时陪在那个孩子身边,弥补她这个亲生母亲无法给的疼爱。
可于公,宋巍是帝师,是朝堂上的肱骨之臣,他一走,对整个朝局肯定会有影响,而且影响还不小。
赵熙不答反问,“朕若是继续让他留在朝中,你如何看?”
董晗垂下眼睫,“宋大人是陛下的老师,举足轻重,他留在朝中,能继续辅佐陛下把三国合并后的江山治理得更好,自然是好事。”
“是好事,可你不一定喜欢。”赵熙直接断言。
董晗心头大震,“陛下,臣妾……”
“不喜欢,便让他回去吧。”
董晗脸色发白,“臣妾没有那个意思。”
一句“不喜欢”就让帝师致仕,这事儿要传出去,坊间必定流言四起,骂她是祸国殃民的妖后。
而且,陛下的态度很奇怪,以往碰上这种事,他通常都会自己拿主意,这次竟然来问她的意见,仿佛只要她说一句不喜欢,他便依着她。
这让董晗觉得有些失真。
……
四十七岁这年,宋巍致仕,撂下已经成家的两个儿子,携着妻女回了祖籍宁州。
每天都在眼巴巴盼着爹娘回家的墨宝陡然见到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的爹娘和姐姐,一度以为自己是在做梦,愣了好半天。
进屋后,墨宝坐在圆凳上,看看温婉,又看看宋巍,以前都是娘亲回来看他,总说爹爹很忙,这会儿不仅见到娘亲,还见到爹爹和姐姐,他越发觉得自己是在做梦。
温婉往他小碗里夹了一块红烧肉,“快吃吧,有什么话,吃完饭再说。”
小家伙修养极好,没有在饭桌上说一句话,等吃完净了手,才坐到温婉旁边,问她,“娘亲,爹爹今年不忙了吗?”
“不忙了。”温婉点头,“以后他就在家里陪着你,哪儿也不去。”
安顿好,宋巍又恢复了他当夫子时的热情,继续去村学给孩子们开蒙,墨宝每日天不亮就起来,跟着宋巍一块儿去村学。
温婉闲着无事,每天拎个食盒去村学给父子俩送饭。 又是一年秋,通往村学的路上,高粱熟得冒红穗子,温婉经过时,脚步停驻在某个位置,她凝神看着地上,不知想到什么,忽而失笑着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