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至人(上)

类别:武侠小说       作者:弃还真     书名:太上金阙
    第101章 至人(上)
    山海大荒,
    许国宫室内,青铜灯树在玄玉柱间,投下斑驳光影,吕尚平坐在板榻上,伏案疾书,案前简牍盈积,他右手执笔,笔尖摩挲简面,沙沙作响。
    与阎浮吕尚矢志于道不同,大荒吕尚自即位以来,克勤克俭,宵衣旰食,整治国政,勤修干戈,承位三载,国力日强,许都国人皆称其贤。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俩个吕尚的道路殊途同归,只是大荒的太一神道,权力既是拳力,掌握权力就是掌握拳力,权势越大,神通越大。
    因而,大荒吕尚执国之器,合天之运,虽躬身于社稷,却也是一种修行。
    忽然,吕尚笔锋一顿,良久之后,惊叹道:“造化,真是造化!”
    阎浮吕尚得天一真水温养血脉,激发共工神性,竟然逆反先天,血脉至精至纯,证得纯血共工之身,几如上古神圣之嫡子。
    而阎浮吕尚的纯血共工之身一成,大荒吕尚这里也有所感。
    他们本就是一体,共享彼此的一切,无论是修为、见识,亦或根骨、血脉,乃至气力、体魄,只要一方有所精进,另一方也会有相应的增益。
    所以,在阎浮吕尚纯血共工之身成就后,大荒吕尚也成了纯血共工。
    成就纯血共工之身后,吕尚当即感觉到了自身变化。
    呼吸之间,精力奔涌,他仿佛与这许国疆域内的水元大道产生了共鸣,远处河床的每一次起伏,周边暗流的每一次涌动,都在他指掌之中。
    在阎浮世界,纯血共工只是一种奇异的天赋、根骨,虽极神异,但与那些天生圣人相比,还是有些差距。
    这里所说的天生圣人,指的是孙悟空这种天地生养者,孙悟空得道之时,就是自称天生圣人,注定要成宗作祖。
    而在大荒山海,纯血共工却是水元大道之子,天生水神。
    在吕尚成就纯血共工时,历代共工氏散于混溟虚无的大道烙印,由水元大道牵引,汇聚在吕尚身上,使得吕尚精力不断攀升。
    “至人!”
    共工氏世为水师,本身积累的遗泽难以想象,这些大道烙印加身,直接就推着吕尚破开桎梏,踏入至人之境。
    一切水到渠成,会根源,入圣超凡,寿八百数。
    大道烙印不断汇聚,吕尚几乎是每一次呼吸,都在勇猛精进,冲破至人这一关后,他的精力仍在喷涌,仿佛永无止尽一般。
    共工氏的余泽,还在源源不断的涌入。
    吕尚起身,缓缓踱步,感受着至人级数的力量。
    至人之道,入圣超凡,等若阎浮世界的道家人仙。
    道家人仙寿五百,而大荒至人寿八百,或许这就是原始粗旷的太一神道,唯一的优势所在。
    轰隆隆!!
    宫室之外,惊雷炸响,震得玄玉柱都微微发颤。
    “君上,伍相谒见,”就在这时,门外宫人低声道。
    吕尚闻声,目光自窗外那翻涌的雨幕中收回,沉声道:“快请伍相进来,”
    “诺,”
    门外宫人应道。
    少顷,伍文和缓步走入宫室,躬身道:“老臣伍贠,见过君上,”
    吕尚笑着上前扶起伍文和,道:“相父,你我父子,不必多礼。”
    对于这个老人,吕尚是真心敬重。只是伍文和这个老人,严守君臣之礼。
    哪怕吕尚在即位之初,便给予这个老人无需通传,便可出入宫禁的特权。
    但吕尚当国三载,伍文和连一次特权都未用过,每次入宫,都是等宫人通报后,再进宫室。
    伍文和闻言,直起身子,道:“君上,您为一国之君,天帝帝胄,老臣虽蒙您厚待,视若至亲,然国朝之上,尊卑有序,岂敢因私而乱公序?”
    吕尚轻叹一声,拍了拍伍文和的手臂,道:“相父,你事事以国为重,实乃我许国之幸。只是这般见外,倒让我心中过意不去。”
    伍文和正色道:“君上,老臣蒙先君厚恩,先君薨逝时,曾嘱咐老臣,定要尽心竭力辅佐君上,保我许国江山社稷。”
    “老臣不敢有负先君嘱托,事事以社稷为重。君上宽仁,待臣如父子,臣心中更是感激涕零,唯有沥胆堕肝,以报君恩于万一。”
    说罢,他终是察觉到吕尚气息有异,面露惊疑的看着吕尚。
    “君上,恕老臣眼拙,您,可是证就了至人?”
    伍文和自己就是至人,吕尚至人级数的气机,他怎会感知不出。
    只是吕尚不到二十岁,竟然就踏入至人之道,饶是以伍文和的沉稳,也实在难以相信。
    在得到肯定回答后,伍文和双目圆睁,脸上满是不可置信,嘴唇微微颤抖,半晌说不出话来。
    不满二十,证就至人,站在人道巅峰,这等天赋才情,简直就是少年天帝,注定飞升成神。
    如果说真人级数,在九州万国之中是骐骥之才,是万国的股肱栋梁,那至人级数就是邦国柱石,社稷干城。在吕尚成就至人之前,许国虽被称为小霸,但国中却只有伍文和一尊至人。
    可以说,一尊至人足以支撑起一个邦国,真正步入强人之列。
    “君上,”
    伍文和回过神,朗声道:“您有此禀赋,也许真的是我许国当兴,社稷当兴,”
    “老臣此次进宫,本是想劝您暂缓募兵,我许国已有十旅之兵,再招甲士,对国人负担太重,非社稷之福。没想到,君上竟证了至人之道,莫非天命邪?”
    “募兵,一定要募兵,哪怕倾尽所有,也要募兵,”
    伍文和神色激昂,道:“天子时日无多,最多还有两年,就会崩逝,各国蠢蠢欲动,大争之世将至,届时万邦竞起,争夺天命。”
    “君上,您以不满二十之龄,证至人之道,天赋异禀,惊才绝艳,几能与各大帝胄的帝子相比。日后未尝不能以许国为基,压服共工氏的嫡脉,取而代之,成为共工氏诸国的领袖。”
    “到时,以共工氏之兵,征诸国,讨夏后,统九州,王天下,传下共工氏的天下。”
    “君上,大有可为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