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蓼花时

类别:网游小说       作者:半步炼狱     书名:杜林日记
    第854章 蓼时
    “这是什么。”付局长看着图纸上的长长炮管陷入了沉默,王八精那古井无波的脸上第一次有了名为表情的波动。
    “这是炮,我怎么感觉这玩意儿比陆军的野战炮都要粗啊。”郑局长看着图纸上的数据有些啧舌:“好家伙,150毫米45倍径,还是滑膛。”
    “150毫米滑膛对于我们来说并没有什么问题,我们也能造,甚至人们还有150毫米口径七十倍径的大玩意儿,这玩意儿在要塞炮里不算大,但野战炮中这绝对算重炮了,陆军还有一款200毫米的,但那东西是用车载的,把它带到天上,它的重量和装弹机构怎么解决。”
    很快的,他们看到了图纸上的新内容——下压式装弹机,结构简单——炮弹激发之后,炮壳被自动抽壳机抽出,并从位于炮击舱中间的抛壳口抛出。
    然后压入下方的炮弹会在复进过程中被推入炮膛,按照图纸来看,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
    “非常不错的效果,让我们先休息一会儿,看看他到底能造出什么玩意儿。”
    两位局长讨论到了这里坐了下来。
    并开始期待一个奇迹。
    ………………
    五分钟之后,杜林看到两位局长坐不住了,他们开始叫来一些很不错的苗子来观看杜林的制作过程。
    偷师不算偷,杜林也不藏着,你们要看就看,能学多少就看你们自己的造化。
    而罗相国出于好奇心,时不时问杜林一些关于炮弹的问题。
    “怎么补给啊,这个简单,我将炮弹放到我的空间里面,随用随打,我相信这样一来,炮弹数量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你的空间能装炮弹?”两位局长像是听到了有人发现新大陆:“你能装多少。”
    “两百发甚至更多,如果我整理一下情况,差不多能放三百吧。”杜林实话实说道。
    “我们的法师根本做不到这一点。”两位局长对杜林的答案有些过于手足无措——毕竟这年头真的没有多少人能在自己的空间装三百发150炮的炮弹。
    装一点子弹或是20毫米机炮炮弹倒是没问题,但装炮弹,在很多人的记忆里,这仿佛像是一个笑话。
    “我们的法师也做不到,除了我之外,应该没有多少人能装这么多,不过倒是一部分人能装二十发左右。”杜林说到这里看向两位局长先生:“我相信东土长唐的法师们也能办到。”
    “二十发的话,的确有些天赋异禀的年轻人可以办到,那我们到时候看一看效果,如果对地攻击很有效的话,您能给我们生产权吗。”郑局长问道。
    “没问题,你们现在就能造,不过我的建议还是你们先看看这东西的效果。”杜林一边说,一边看向了罗相国,后者微笑着点了点头:“你这孩子,真的如小老儿所说的那样令人欢喜,我先代表军方感谢你。”
    ………………
    “看到了吗,他在说话的时候,所有的零件还在继续加工,而且没有一丝一毫的错漏。”郑局长看着那些零件被分门别类的制作出来,他看向了他的顶头上司:“我昨天听说这孩子在烛龙局那边点化孩子,我都以为那是烛龙馆给这孩子脸上贴金呢,没想到这孩子真的有本事,看那个炮尾机构,真的太完美了。”
    “我看到了,比车床还要精细。”付局长眯着眼睛,他看着这个名叫杜林的孩子,仿佛像看到了一个会走路的车床。
    “对了,两位局长先生,你们有150毫米口径的炮弹吗。”这时,杜林突然开口问道。
    “有,你问这个干吗,你难道之前不知道吗。”付局长不解的问道。
    “不知道,我还在想如果你们没有150毫米的炮弹,我就自己造了,现在你们就有更好了,能给我看一看实物吗,我好针对化的进行整体修改。”
    杜林这么一说,两位局长立即让人去仓库拿,郑局长还特意做了吩咐:“记得拿没装引信没装药的模型弹,别把真家伙搬出来。”
    听到郑局长这么说,杜林噗嗤一声:“局长先生,难道你们这儿发生过这样的乌龙事件吗。”
    “的确有一次,仓库管理员拿错了拿了一个真家伙,幸好那天教学的都是一年级,孩子们就是看看模型,不像二年级已经学会怎么拆引信了,要是让二年级拆错了,那天真的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郑局长说到这里也是心有余悸。
    杜林一听,摇了摇头:“这是我听过的最恐怖的笑话。”
    这的确是最恐怖的笑话,更恐怖的笑话是军备局竟然就在上京城城内:“你们仓库里放真家伙,就不怕万一出事伤到四周的民居吗。”
    “我们军备局一开始建立的时候,这一片根本就没有人,我们提过好几次要搬家,但军方总是说让我们在这儿再等等。”付局长提到这个也是一脸的苦:“我们也知道,前线需要钱,我们军备馆只要没出事就搬不了,可大家又有谁想出事呢对吧。”
    杜林一听,一脸肯定的点了点头。
    是啊,没有人想出事。
    这时,炮弹来了,杜林长了一个心眼,扫描了一下炮弹,发现它的确是模型之后松了一口气。
    确认了炮弹的长度之后,杜林开始做修改,同时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对了,军备局的靶场在什么地方。”
    “往西走两公里,出城就是我们的靶场。”郑局长这么回答道。
    而付局长很有郁闷:“以前这儿根本就没人住,我们甚至都不用往西走两公里,直接对着西边打炮就行。”
    杜林点了点头:“我理解你们的苦衷,说真的,西陆的人没有你们这儿多,我的故乡卢布林镇,小的时候我半个小时能就从镇的西头走到东头。现在不一样了,人多了十多倍,我能理解这种大发展带来的拥挤感。”
    “拥挤感,这三个字说的实在是太好了。”两个局长对此哈哈大笑。
    杜林这时已经开始最后的组装:“你们这儿能飞对吧。”
    “呃,不能飞。”
    “那城西坐标给我一个,我开一个大型的门。”杜林折中道。
    “那你还是飞过去吧。”付局长这么说道。
    而郑局长做了解释:“这算是两害取其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