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3章 1234治水?治沙?

类别:都市小说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书名:隆万盛世
    虽然只进行第一个周期,但是此时不管是魏广德还是张居正,其实都已经注意到下游淮安附近的河段,黄沙淤积明显。
    朱衡发觉后就说道:“这也是岑主事他们认为的,中下游淤积会导致河道斜面降低,泥沙最终会拥堵在下游入海口附近。
    长此以往,此地必常年水患泛滥。
    主要还是济运导致黄淮水量降低造成的,如果放弃运河,情况兴许会有所好转。”
    “按你的话来说,如果朝廷不再引黄淮河水补充运河,情况或许会好一些?”
    张居正开口问道。
    “确实如此。”
    朱衡指着代表运河南北的两个出水口说道:“这里每次引水,都会出现明显的泥沙淤堵,长此以往,必然会对冲刷造成影响。
    运河的两个河口和下游,都是泥沙淤堵的主要位置。
    漕船失事也多再次地发生,如果要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朝廷就能不断的开挖新的运河河道,切换不同的入河口。”
    到这个时候,张居正何尝不明白,运河其实才是解决黄河水患的关键难题。
    若是朝廷舍弃运河,虽然黄河水患不能一蹴而就,但至少可以延缓黄河水患发生频率。
    想到这里,张居正看了眼旁边的魏广德,心道:他或许就是因为看破了北方水患难题,所以才坚持放弃运河改走海运。
    黄河是自西向东流淌,只要坚持走河运,那运河始终都会和黄河交汇,治理黄河始终都绕不开运河这个难题。
    可张居正也非常清楚一个事儿,那就是真要是弃河走海,虽然朝廷可以因此缓解黄河水患的麻烦,却依旧要面对运河两岸数以百万计百姓生计的难题。
    是的,现在依靠运河生存的百姓怕是有数十万之多,而他们背后还有各自的家庭,影响到的人口非常庞大。
    真要是按魏广德建议,朝廷放弃运河沟通南北,那这些人以后靠什么为生?
    对于一个王朝来说,稳定才是最重要的。
    面对这个难题,张居正其实此时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考量。
    即使黄河水患无法解决,运河依旧是不能停的。
    这是为社稷考量,为天下太平考虑。
    而张四维此时一言不发。
    他实际上和运河利益集团的联系比张居正还要多,毕竟自家就是大商人,而且家族分支许多也已经去了扬州等地,他们的生意大多也是依靠运河运输货物。
    魏广德支持海运,其实这在朝廷里不是秘密。
    甚至,早在嘉靖年间海运济辽的策略,其中就有魏广德的支持。
    虽然执行的时间不长,但隆庆皇帝登基后很快就给海禁松开了一条口子,他们也都是知道的。
    只是此时主宰朝廷的内阁里,已经没有了谢迁这样的人,难以阻止朝廷官方执行这个政策。
    而且,随着来往船只的增加,月港关税也是水涨船高,天子南库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月港关税已经从最初一年几万两发展到现在百万两之巨,是任何皇帝都不可能放弃的财税之地。
    海运济辽到月港开关,再到现在魏广德一直支持海运取代漕运,其实政治立场非常鲜明。
    可是,张四维也深知,魏广德的算盘要是成真,那些在运河周围购置资产的世家大族就会损失惨重。
    因为这些资产,其中大部分就是围绕大运河的运力而生的。
    一旦大运河沿岸繁华商贸不再,那这些投资和打水漂也差不多,算是都废了。
    张家,自然也是有这方面资产布局的,张四维入阁,其中一个原因也是要阻止这样政策的发布。
    只是,张四维好奇的是,据他了解,魏广德似乎也在运河新河段,也就是迦运河附近购置了不少土地。
    特别是沿河几个城镇,魏广德也购置了不少资产。
    今日把运河对黄淮治水的危害展示出来,可有些自相矛盾了。
    难道他不担心因此导致迦运河周围资产亏本吗?
    只是今日在工部,除了朱衡提及引水济运的危害,再无人谈及此事,更不会有人议论运河的兴废之事。
    大家都很默契的避开了这个话题,毕竟工部也一直在寻找所谓两全其美的办法。
    只是,其实所有人心里也都意识到了,这天下哪有十全十美的事儿,要治理黄河,舍弃运河就是必须的。
    但是朝廷又不能真的舍弃运河,只能选择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哪里堵了就疏通,决口就封堵的办法,勉强维持着而已。
    其实,这个时候的实验,已经没多大必要继续进行下去了,但是工部的人还是在不断的注水,把黄河水患完全演示出来。
    这,或许也会在将来,黄淮再次发生洪涝灾害时,让内阁几位阁老不要过度追究工部的责任。
    毕竟这水患属天灾,实在非人力所能及。
    这样的注水和冲刷,直到第八次的时候,终于黄河河道上出现了淤堵的情况,是彻底封堵住一段河道,泥沙已经堵住了黄河之水东去的道路。
    即便有人再次开启了青石,让水流变大加速冲刷泥沙,但效果非常明显,很不好。
    “这就是工部所说,束水攻沙法虽然可以缓解,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泥沙淤堵问题。”
    张居正开口问道。
    “确实,首辅大人应该注意到了,开始的两次还行。
    可黄河所携带泥沙始终会不断淤积,多次下来,冲刷效果就大大减半了。
    如此,惟一的办法就是不断加高清口堰坝,让洪泽湖蓄积更多水量进行冲刷河道。
    可如此,必然威胁到湖边泗州城及附近祖陵的安危。”
    朱衡不仅说明了潘季驯办法的无效,还特别说明了此事的危害,事关明祖陵。
    “或许十年、二十年不会危及到那里,可三十年,五十年以后,祖陵必然被淹。”
    朱衡很是笃定的说道。
    听到朱衡的话,张居正脸色瞬间就不淡定了。
    这可是很严重的政治事件。
    实际上,北方治水,一向都是以保证明祖陵安危为第一要务,其次才是运河,最后才是河道安全。
    现在工部已经明确说明了,执行潘季驯的办法,会危机明祖陵。
    若是他执意行此办法,一旦明祖陵出了问题,他这个首辅大人必然就要承担责任。这不是身前身后事了,到时候,就算是几十年以后,怕自己也会被朝廷追责。
    身后名,其实对这个年代的士大夫们来说,还是很看重的。
    许多人为什么著书立说,还不就是为了有个身后名,免得被后人遗忘。
    张居正其实一开始也只是被潘季驯办法吸引,因为他认为很有道理。
    清口蓄水冲刷黄河泥沙,就可以解决黄河淤堵问题。
    可是现在他明白了,后面还有毒药,那就是洪泽湖。
    “在洪泽湖和黄河之间立坝,只以淮水冲刷呢?”
    张居正还是不死心问道。
    “当初引黄入湖,本就是分流以杀其势,若是任由黄河水流下,在这几个地方,怕是年年都会有险情发生。”
    朱衡指的是徐州一下河段,黄河有几道弯曲河道。
    当初朝廷挖河渠引黄水入洪泽湖,其实就是为了保证河道安全,算是分洪的一个办法。
    这也是历朝历代治水最常用的法子,比如都江堰,其实就是个分水的龙头,将汹涌的洪水一分为二,缓解主河道被洪水的冲击。
    “而且,若是只以淮水冲刷河道,淮河水量虽大,却也难以蓄积如此之多的水。”
    朱衡又补充道。
    其实在古代,中国的学者已经对水量有了自己的估算办法,他们已经掌握了流速和体积计算水量的方式。
    只不过,数学在中国古代一般被认为是旁门左道,始终不及八股,所以也只在少数专业技术官员中流传。
    民间偶尔出现感兴趣的人,也就是所谓数学家,但那多是兴趣使然,很少有专注并推广数学的人。
    到这个时候,其实实验已经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了。
    随着河道堵塞,黄河水位不断抬高,继续进行知会漫延出河道。
    不过大体上,对于潘季驯束水攻沙法,所有人都已经有了一个认识,那就是前期有效果,开始几年或许黄河会比较温顺,但是数年后水患又会死灰复燃。
    最关键就是如此持续就是恶性循环,只能不断加高清口堰坝,让洪泽湖蓄积更多水量进行冲刷,然后就是威胁到泗州城和明祖陵。
    张居正挥挥手,算是阻止了继续注水,他已经想明白了。
    “这样毫无作为,始终还是不行啊。”
    张居正终于说了一句话,实际上他已经从内心里否定了束水攻沙这个办法。
    政治错误不能犯,张居正很清楚这点。
    但是黄河水患又迫在眉睫,朝廷却不能不有所动作,否则朝野和民间也会对内阁、工部产生不满的情绪。
    魏广德没说话,如果此时他提出不再给运河补水,其实也不过就是缓解,但对于治理黄河,其实也没什么作用。
    与其说他们商量的是关于黄河的治水,倒不是说明白点就是治沙。
    治水容易,可治沙哪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后世科技如此发达,对治沙其实办法依旧不多,只能靠持之以恒的方式慢慢进行。
    就算魏广德昨日才让朝廷下达了山陕等地加大在黄河流域植树造林的旨意,其实对于现在的黄河来说,至少五十年内,应该是看不到实际效果的。
    只不过魏广德是知道未来,知道虽然不能短时间解决此事,但最起码如果在黄河中上游植树造林,那至少对于改善那里的气候和缓解,作用还是很大的。
    其实,黄河之所以如此,和黄土高原脱不了干系。
    虽然都知道,黄河携带泥沙是因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但其实根本原因更多还是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在其中有一定影响,但绝对不是根本性的。
    按照现代人对古籍的探索得知,黄河变黄的时间主要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据说黄河早期并不混浊,反而很清澈,西周时期的黄河水还是清澈的,比如《国风·魏风·伐檀》中描述“河水清且涟漪”。
    而在《左传·襄公八年》中就记载,“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意思是人的寿命很短,等待黄河变清是不可能的。
    《左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说明在春秋战国时黄河已经开始变得混浊。
    许多人因此人为是随着春秋时期铁器的使用和农业活动的增加,黄土高原的植被遭到破坏,导致水土流失,黄河水开始逐渐变得混浊。
    特别是秦汉时期,建都关中的帝王大兴土木,修建宫殿、陵墓等,以及为防御匈奴大规模的移民屯垦戍边,加剧了黄土高原的植被破坏。
    黄河在两汉时期已经非常混浊了,人们称之为“浊河”。
    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志》中,形容黄河的混浊,首次出现了“黄河”二字。
    但实际上,黄土高原地形崎岖,千沟万壑,这种地形特征本来就使得土壤容易被雨水冲刷。
    而当地土壤,也就是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这使得土壤更容易被侵蚀。
    至于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对地面的保护性差,无法有效固定土壤,这到底是人为造成还是自然原因,其实很值得商榷。
    黄土高原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这种气候条件导致土壤容易被冲刷,土壤被冲刷后,自然就会毁灭其上的植被。
    与其说黄土高原上的植被是被古人砍伐造成的,不如说是因为降水冲刷,毁灭了其上植被更可信一些。
    毕竟春秋战国之时的人口和生产力,是否真能毁灭如此巨大面积的植被,很值得怀疑。
    “回去,我们再商议商议,工部也要想办法。”
    张居正最后只说了句,就带着魏广德和张四维回内阁去了。
    而工部官员则站在黄河图周围,三三两两商量这办法。
    工部其实不是没想过办法,但实在是对于治沙毫无先例。
    是的,或许这就是中国古代教育出现的盲点,大家习惯性翻阅古籍寻找对策。
    创新性的东西,就比较少了。
    当然,也不是全然没有创新,毕竟偶尔还是有异类想到办法的,然后就被记载,开始被后世人所应用。
    “确实如你所说,治理黄河其实是治沙,而不在治水。”
    出工部大门的时候,张居正小声对魏广德说道。
    旁边的张四维也深以为然点点头,很支持这个话。(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