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赔钱赚吆喝,上门求人

类别:都市小说       作者:抽象派作者     书名: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556章 赔钱赚吆喝,上门求人
    “凑钱?”
    陆云逸猛地顿住脚步,呆愣地看着李景隆。
    “怎么了?”
    李景隆被他盯得心里发毛,底气不足地挠了挠头。
    “要开多少工坊,居然还得凑钱?”陆云逸追问道。
    “一个行省至少得开一家吧,这样就有十五家了。
    有些地方若要开设工坊,还会遭到一些势力抵制,
    到时候还得些银子去疏通关系。
    对了,还有乌斯藏都司和朵干都司,
    别的地方都开了,这两个地方总不能落下,如此算来就是十七家。
    一家工坊按一万两银子来算,这就将近十七万两,
    再加上疏通门道的钱,说不定得二十万两才能拿下。”
    “开工坊要这么多钱?”陆云逸心中一惊。
    以他来看,一个工坊最多一千两银子就足够了,
    小一点的工坊百两银子便能运转,
    怎么算来算去要一万两?该不会是被人坑了吧。
    李景隆无奈地叹了口气:
    “说不定还得更多,宫中的意思是,
    开设的工坊要加装流水线,雇足够多的人。
    三轮车和手推车的出现,会对力夫造成冲击,
    由此产生的一些损失,需要工坊来弥补,只能多招些人。
    我找人核算过,开办工坊本身倒不难,
    一千七百两银子就能搞定,
    但后续五年的工钱,可能得上万两。”
    这么一解释,陆云逸明白了:
    “一家一万两,是包含五年的费?”
    李景隆点了点头:
    “我怕麻烦,索性一次性拿出五年的钱。
    反正这事儿也不图赚钱,就当是为朝堂开辟商路了。”
    “合着是赔本赚吆喝啊。”
    “是这个道理,这东西不能赚钱,
    要是赚钱那些地方权贵还不得一窝蜂地涌上来。
    到时候满大街都是推车,
    力夫们十有七八都要失业,那可就得出大乱子了。”
    听完李景隆的解释,陆云逸领会了朝廷的意图。
    是让这些勋贵主动贴钱,占据价格洼地,
    从而让地方权贵望而却步,让他们知道这是个不赚钱的生意,别轻易掺和进来。
    由此朝廷便以这种赔钱的方法控制了市场,
    既保证了新物件的发行,也能最大程度保护力夫。
    不过,陆云逸想到一个问题:
    “现在局势这么紧张,要是有人故意出钱捣乱该怎么办?
    别说一万两,就算是十万两,
    只要能让地方乱起来,在某些人眼里都是值得的。”
    李景隆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朝廷也考虑过这种情况,但目前还没有想出好的解决办法,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不过我觉得陛下说不定正盼着他们跳出来呢。”
    陆云逸脸色瞬间一沉,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危险气息。
    以宫中皇帝的风格,或许真有此意。
    不然也不会这么急切地要将这两款物件推广到民间。
    毕竟,这物件军中还未普及,就向民间推广,实在太急了。
    对于宫中的想法,陆云逸一直感觉雾里看,看不真切。
    无奈之下,他轻轻叹了口气,看向李景隆:
    “此事我也捉摸不透,不过还是要谨慎行事,别让手下人给骗了。
    可别到时候,你又莫名其妙地成了反对朝廷的出头鸟。”
    李景隆知道他说的是车行那件事,轻轻点了点头:
    “到时候宫中会派人来协助我,
    各地的藩王也会关注此事,不会出什么大乱子的。”
    陆云逸点了点头:
    “行,我要出城去工坊,你去不去?”
    “又出城?上次的逆党还没抓干净呢。”
    “没办法,不去不行啊,
    算算时间,也快二十天了,得去看看混凝土到底有多坚硬。”
    “你去吧,我要回去歇着了,这几天实在太累了”
    李景隆摇头晃脑,浓重的黑眼圈挂在脸上,整个眼眶都凹陷下去。
    陆云逸一边走一边问:
    “这几天都忙什么了?怎么这么憔悴?”
    “还不是北征之事闹的,
    最近我一直在研读家学,还有三次北征的文书。
    总得提前做好准备,要不然我堂堂国公,到了塞外两眼一抹黑,那不得被人笑话。”
    李景隆一边说,一边摇头晃脑,肢体语言十分丰富。
    陆云逸听后,不禁笑出了声:
    “确实是这个道理,
    这次北征,虽说有颍国公坐镇,军中也有不少老将,
    但正因为有他们在,
    燕王晋王以及你们反而不能掉以轻心,得时刻绷紧脑子里的那根弦,
    稍有差错,他们就看出来了。
    反之,要是一切准备周全,那可就能大出风头。
    别的不说,浦子口城的守将鲁谌也要一同前往,
    他回来要是说你打仗厉害、治军严谨,
    那浦子口城内的千百个将领,都会知道你的本事。”
    这么一说,李景隆非但没有兴奋,反而感到一阵强烈不安,有些忐忑:
    “云逸啊,要不你也一起去吧,
    我跟着你一起操持军务,这么多人在场,我怕出岔子。”
    “我?”陆云逸一脸诧异,缓缓摇了摇头,
    “我不能去,任职大宁都快两年了,还没在那儿露过面,实在不像话。”
    说到这儿,陆云逸顿住脚步,轻轻叹了口气:
    “曹国公,这场战事,本就是为了让你们崭露头角,顺便安稳一些老将。
    要是我去了,就会抢了你们的风头,
    这样不太好,
    到时候我可就成了众矢之的,还平白无故得罪一堆人,太不划算了。”
    显然,李景隆也明白这个道理,嘿嘿笑着说:
    “你还怕得罪人?”
    “当然怕,最近颍国公回京后的变化,给我感触很深。
    有些人,能不得罪还是尽量别得罪。”
    “行。”
    李景隆深吸一口气,猛地握紧拳头,眼神锐利,咬着牙说道,
    “我李九江,这次一定要立下战功,
    让那些瞧不起我的人看看,我也能成大事!”
    临近傍晚,夕阳西下,
    如熔炉般的阳光倾洒而下,填满整个应天城。
    趁着最后一抹余晖还未消失,
    陆云逸从城外工坊赶回了西安门三条巷二号的陆府。
    他翻身下马,
    目光在不远处的一辆马车和几匹战马上停留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这管家王伯匆匆迎了出来,躬身行礼:
    “拜见老爷。”
    陆云逸指了指那些马车,问道:
    “这怎么回事?”
    王伯回答道:
    “回禀老爷,是阿琚苗将军带着礼物前来,说是希望能见老爷一面。
    夫人将他们安排在了偏厅,此刻他们正在那儿等着呢。”
    “他们来干什么?还带了礼物?”
    王伯神情有些古怪,跨过门槛说道:
    “他们说是来感谢大人的教导之恩,
    不过老奴瞧着不太像,
    他们脸上都带着忧愁和忐忑,像是来求老爷办事。”
    陆云逸眉头微微一皱,点了点头,
    “我知道了。”
    陆云逸没有立刻去见他们,
    而是先回到正堂,见到了正在那儿看书的沐楚婷。
    沐楚婷看到陆云逸回来,眼中绽放惊喜:
    “夫君?您怎么来这了,阿琚苗将军在偏厅等着呢。”
    “管他呢,先看看夫人要紧。”
    陆云逸上前一步,在她身旁坐下。
    沐楚婷听了,心里甜滋滋的。
    门口站立的王伯也抿嘴一笑,悄然退了出去。
    陆云逸随意瞥了一眼沐楚婷手中的书,嘴角勾起一抹轻笑:
    “为夫又是两日没回家,夫人辛苦了。”
    沐楚婷眼睛眯成了两个月牙,满心欢喜:
    “哎呀~夫君在外忙碌是为了大事,
    妾身整日在家,要么看看书,要么养养,吃喝都有下人伺候,哪会辛苦,
    倒是夫君才辛苦呢。”
    陆云逸打量着她:
    “夫人,你越来越有贤妻良母的风范了。”
    “妾身本来就是呀。”
    “哈哈哈哈哈。”陆云逸大笑出声:
    “要是白天觉得无聊,夫人可以出去四处逛逛。
    城中有不少美景和消遣的好去处,
    那妙音坊据说专门做诰命夫人的生意,里面的物件都很不错,
    夫人可以去看看,前些日子黑鹰还去那儿买了些东西。”
    沐楚婷撇了撇嘴,轻轻摇了摇小脑袋:
    “妾身不喜出门,更不喜欢在那种奢靡地方叽叽喳喳。
    妾身觉得,在家中看书已是极好。
    对了夫君,灵韵妹妹被夫君安置在外面,倒是有些失了体面,
    不如把她接到家里来,也好有个伴儿。”
    沐楚婷眼睛亮晶晶的,像是发现了什么新奇玩意儿。
    陆云逸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又挠了挠头:
    “这恐怕不太好吧.人家姑娘清清白白的,只是和家里闹了些矛盾。
    要是把她接到家里来,
    坊间还不知道会传出什么流言蜚语呢。”
    “夫君,这你就不懂我们女人的心思了。
    灵韵妹妹一看就是个倔脾气,
    既然喜欢夫君,又怎会在乎外面的流言蜚语?
    更何况,夫君长得英俊,要是没人喜欢才奇怪呢。
    家中只有我一个女子,要是传出夫君惧内的名声,那可不好。”
    陆云逸连连摇头,只觉得脑袋都大了:
    “还是算了吧,家中已经有这么多女子了,一见到她们我就头疼。”
    沐楚婷眉头一挑,眼中闪过一丝古灵精怪,
    凑到陆云逸身旁,轻轻吐了口气:
    “夫君,她们可都盼着您呢。”
    陆云逸缩了缩脖子,连忙摆手:
    “衙门里的事儿都忙不过来,哪有闲工夫伺候她们。
    行了,我去见见阿琚苗,
    这人也真是奇怪,回了家都不让人消停。”
    沐楚婷笑意盈盈地说:
    “夫君快去吧,一会儿一起用饭。”
    “好。”
    陆云逸跟着王伯来到偏厅,
    一眼就看到了正在里面来回踱步的阿琚苗。
    阿琚苗没什么变化,五十多岁的年纪,
    身着用上好丝绸织就的衣服,头上戴着一顶员外帽,
    怎么看都不像是暹罗人,倒像是应天城中的员外。
    看到陆云逸走近,他眼睛一亮,连忙迎了上去,脸上先露出了歉意:
    “追到您家里来,还望陆大人见谅。”
    陆云逸快步走进房间,摆了摆手:
    “都是老朋友了,何必客气。”
    他率先在主位上坐下,然后指了指下首座椅:
    “坐吧,阿琚苗将军不必拘谨。
    大明向来讲究远来是客,
    从暹罗到应天,可是将近六千里路啊,算是贵客。”
    阿琚苗听到这番话,心里乐开了。
    虽说暹罗国小式微,先前又站错了队。
    但在应天,他确实受到了诸多礼遇,
    这让他不得不感叹,天朝上国不愧是礼仪之邦,就是不一样。
    “陆大人,贵客可不敢当,
    但要是陆大人认我阿琚苗这个朋友,那咱们这一辈子都是朋友。
    陆将军日后若有机会前往暹罗,阿琚苗必定好好招待。”
    陆云逸笑着点了点头。
    阿琚苗指了指身后站着的年轻人,笑着介绍道:
    “陆将军,这是銮巴颂,他的父亲是我的故交。
    这次我特意带他来见见世面,
    没想到能听到陆将军讲课,实在是荣幸之至。
    今日特意带他来拜谢。”
    巴颂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个子不高,
    但精气神十足,肤色有些黝黑,头发卷曲,
    一双大眼睛看着陆云逸,满是崇拜。
    他上前一步,躬身下拜:
    “巴颂见过陆将军,授课之恩,没齿难忘。”
    陆云逸摆了摆手:
    “起来起来,远来是客,不必多礼。”
    巴颂闻言,站起身来,又回到了阿琚苗身后。
    阿琚苗摆了摆手,一名侍者上前,恭敬地递上一份文书。
    冯云方上前一步,拦在那人面前。
    “这是?”
    陆云逸眼中闪过几分疑惑,看向阿琚苗。
    阿琚苗笑着说:
    “陆将军,这是一些贺礼,
    以表暹罗善意,也是你我友谊的见证,还请您收下。”
    陆云逸忽然笑了起来:
    “阿琚苗将军,您今日前来,到底所为何事?但说无妨。”
    阿琚苗抿了抿嘴,眼中波光闪烁,最后闪过一丝坚定。
    他轻轻挥了挥手,身后一行人全部退了出去,只剩下巴颂。
    阿琚苗也没再坐着,而是站起身,走到侧厅中央,微微躬身:
    “今日阿琚苗前来,确实有一事相求,还望陆将军应允。”
    “但说无妨。”
    “巴颂是老友之后,可他的父亲死在了与麓川的争端中,
    家中势力也被清洗一空。
    我辗转多地,才找到他这根独苗。
    您也知道暹罗地处边陲,局势时常动荡,
    我能护他一时,却护不了他一世。
    这次前来,我有个不情之请,
    希望陆将军能在朝廷面前美言几句,
    将巴颂留在大明,让他能有个谋生的出路。”
    不知为何,此刻的阿琚苗显得苍老了许多,身体也微微佝偻:
    “此事若能成,阿琚苗必有重谢,还望陆将军成全。”
    “留在大明?”
    陆云逸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在巴颂身上打量了一番,然后又看向阿琚苗,
    “这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
    在如今的大明,不管是应天、福建还是广州,都滞留着大量异族人。
    他们即便每日食不果腹,也非要留在大明不走,
    朝廷对此早已见怪不怪。
    阿琚苗躬身说道:
    “陆大人,巴颂身负血海深仇,
    希望能进入大明军伍,学些本事,日后有机会手刃仇敌。”
    陆云逸这才恍然大悟:
    “这事儿也不难办,鸿胪寺和礼部主客司,都有负责此事的官员。”
    阿琚苗露出几分讪笑:
    “巴颂这孩子听了您的讲课,一心想要跟着您学本事,进入您麾下。
    实不相瞒,我曾去找过鸿胪寺和主客司,
    可他们都做不了主,让我来问问陆将军,
    所以才冒昧登门拜访。”
    陆云逸忽然笑了起来,仔细思索后,
    看了看巴颂,又看了看阿琚苗:
    “他有户帖吗?”
    阿琚苗脸色一喜:“
    回禀陆将军,有的鸿胪寺帮忙安置,家在应天城外的江宁县。”
    “呵,合着就差最后这一步了。”
    陆云逸轻笑一声,轻轻点了点头,
    “既然已经是大明子民了,那就入伍吧。
    能学到多少,全看自己本事。
    本将每日公务繁忙,可不会主动去教他。”
    “够了够了,足够了!!多谢陆将军!”
    阿琚苗脸上满是兴奋之色,然后看向巴颂,
    “还愣着干什么,快拜见将军!”
    巴颂“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用力磕头:
    “巴颂见过将军。”
    一番寒暄过后,巴颂站到了门口。
    阿琚苗像是放下了心头的大石头,整个人轻松了许多。
    他看向陆云逸,试探着说道:
    “不瞒大人,今日阿琚苗前来,还受人所托。”
    陆云逸嘴唇轻轻抿起:
    “说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