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铁甲船的设计图纸泄露?给孤王一查到底!
洪武十一年的应天府内诸事繁杂,身为晋王殿下的朱棡,平日里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可谁能想到就在这看似平常的日子里,他却一头栽进了麻烦事儿里。
直到事后朱棡才惊觉,自己陷入了一些极为不利的合同条款当中。
此时他在王府的书房里来回踱步,那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唉,孤王这是着了什么道呀,怎么就如此心急呢?
这下可好捅出这么大的娄子,后续还不知得为这些麻烦事费多少心思呐!”
说罢朱棡懊恼得连连摇头,一脸的悔不当初。
这边应天府城墙工程正闹得是鸡飞狗跳,那边打造铁甲船的事儿也是状况频出,没个消停的时候。
这日,朱棡正在府里为铁甲船的事情,愁眉不展地琢磨着。
突然侍从王成益急匆匆跑进来,神色慌张地禀报道:“殿下,大事不好啦!
听说那铁甲船的设计图纸,被人给恶意泄露了!”
朱棡闻言顿时气得脸色涨红,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茶盏都跳了起来。
只见朱棡大声吼道:“这又是哪个混账东西干的好事啊?
简直是胆大包天,莫不是要坏了孤王的大事!”
此时打造铁甲船的工坊内,炉火熊熊燃烧。
那炽热的火焰舔舐着四周,将整个工坊映得一片通红。
工匠们围在火炉旁,个个面容疲惫,眼神中透着焦急。
那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金属气味,混合着工匠们身上汗水的咸味,熏得人脑袋直发晕。
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掐住了人的喉咙,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这铁甲船的设计图纸一泄露,可就算捅了马蜂窝了。
藩属国的一些竞争对手,瞅见了这可乘之机,立马就起了抄袭和破坏的心思。
这事儿还没完,主持具体打造工作的公输器又匆匆赶来。
他满脸愁容地向朱棡禀报道:“殿下,出大事了!
在打造过程中,属下发现关键的冶铁技术不过关呐,这导致铁甲质量根本不达标。
如此下去,这铁甲船可如何能成啊?”
朱棡一听这消息,那是又急又气。
他感觉心口像堵了一块大石头,憋得难受。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朱棡一边心急火燎地组织人手追查图纸泄露之事,一边对着负责追查的新任隐龙卫副统领林宇吩咐道:“你们这些人,平日里一个个吹嘘自己本事大。
这会可得给孤王好好查清楚,到底是谁干的这等好事?
若是查不出来……
哼,孤王可绝不轻饶了你们!”
在吩咐完林宇之后,朱棡又赶忙火急火燎地召集冶铁工匠,准备好好研究改进技术。
只见他急匆匆地来到冶铁工坊,一进门便对着工匠们言辞诚恳地说道:“各位师傅,你们都是这方面的行家,如今这铁甲质量不达标可不行啊!
这关系到我大明的海防大业,咱们得赶紧想办法改进技术才是。
大家伙都一起出出主意吧,孤王在此先谢过诸位了。”
可朱棡对冶铁技术,也只是略知一二。
这导致他在指导工匠改进技术时,时常提出一些不太靠谱的建议。
有一回朱棡站在熔炉前,看着那翻滚的铁水,就像看着一个难解的谜题。
他挠了挠头思索片刻后,对工匠们说道:“要不咱们加点这个……那个……嗯,孤王也不太确定,反正大家都试试吧。”工匠们听了朱棡的话,顿时面面相觑,一时间都有些不知所措。
一个年长些的工匠犹豫了一下,壮着胆子说道:“殿下,这冶铁之事,讲究个火候和配方,可不能随意乱加东西呀!
万一出了岔子,这一炉铁水可就废了。”
朱棡闻言脸微微一红,但仍然嘴硬道:“孤王这也是想着多试试法子嘛,说不定就能碰对了呢。”
工匠们心里却寻思着,这晋王虽说一片好心,可这建议也太没谱了吧?
这些天马行空的建议,让工匠们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也大大延缓了改进的进度。
尽管在修建城墙和锻造铁甲船专用甲壳,这两件事情上困难重重,但晋王府的所有人始终都没有放弃。
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朱棡的大力推动下,珠宝产业倒是逐渐实现了成功转型。
为了推动珠宝产业转型,朱棡可没少下功夫。
他差人将各地的珠宝商人,都召集到了晋王府的议事厅里。
朱棡坐在主位上,看着眼前这些或精明或憨厚的掌柜们,语重心长地说道:“各位掌柜的,如今这世道变了,咱这珠宝产业也得与时俱进才行呐。
你们瞧瞧现在百姓们的喜好也不同以往了,咱不能老是守着那些个老样式。
得做出些简约而独具特色的珠宝,才能更受百姓喜爱,这样咱们的生意才能越做越大嘛。”
珠宝商人们听了这番话,反应各不相同。
有的掌柜微微点头,眼中透着思索之色,似乎已经领会了朱棡的意思。
有的则面露难色,其中一个掌柜苦着脸说道:“殿下,不是我们不想改呀!
只是这做新样式,一来得费不少心思去琢磨。
二来也怕做出来不受百姓待见,到时候可就亏大了。”
朱棡见状微微一笑,和声细语地说道:“大家别担心,朝廷会出台新的创新政策,给大家提供支持的。
你们只管大胆去做!
若是做出了好样式,孤王也会在这应天府里给你们多多宣扬宣扬,保准让你们的生意红火起来。”
此时珠宝市场所在的街区,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街道两旁的店铺琳琅满目,各种珠宝首饰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
在朱棡的不懈努力下,那些简约而独具特色的珠宝,还真就开始受到百姓的喜爱了。
珠宝商人们也在新的创新政策下,找到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在此期间工匠们的技艺,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珠宝产业不仅为大明带来了稳定的税收,而且还成为华夏文化在各大藩属国中的一张亮丽名片。
朱棡看着这一切,心中满是欣慰。
他知道这一路走来虽然艰辛,但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与此同时,应天府城墙的修建也在艰难进行。
无数工匠和百姓齐心协力,为了大明的安全和繁荣挥洒着汗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