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293: 9秒83!族谱单开!苏神闪耀史上最强百米大战

类别:都市小说       作者:我是个帝帝     书名:NBA:史上最强队医
    “真正的中国飞人!”
    “男子汉,大英雄!”
    “刘翔你真棒!”
    “刘翔我爱你!”
    “刘,今晚有空一起喝咖啡吗?”
    “刘,拍吗?”
    “刘翔!我是网球运动员,我身体不错,要一起交流吗?”
    “刘翔,今晚属于你!我也可以属于你!”
    8年前的刘翔语录微博博客账号都更新了:
    “一个时代能刮起一阵风,我觉得我就足够了。”
    中国田径,亚洲110米栏这个项目要火爆了!
    今晚的刘翔确实要睡不着了,因为他每在奥运村走一步路,都有英国的志愿者小姐姐啊以及各国运动员啊和他打招呼。
    身边都是人,而且女人居多
    主要男记者也不会缠这么久啊。
    成王败寇!
    在他8年后再次登顶后获得的荣誉和附带价值是无限的,至少在这之后一周,他就是热度的王者。
    中国军团已经在思考闭幕式护旗手要不要改成刘翔了,本来是易建连,但是这届男篮小组赛止步八强。
    而且易建连表现还不如徐咏,但是徐咏的话因为在马刺是双向合同球员,名气和地位又比易建连要差多了
    所以还是现在夺冠的刘翔更适合一点了。
    而众所周知每一届奥运发放的小雨伞都是新高,运动员们拍拖来拍拖去在奥运村是常见的事。
    主要现在许多项目都比完了,奥运村也走了一半的人,而刘翔则是收到不少美丽女孩的邀约。
    姜明也是识相地从刘翔房间搬了出去,方便他干湿分离嘛。
    他搬到了苏炳天的房间,因为苏炳天明天还有重要的比赛,这就纯属姜明自己义务了,国家队可没给苏炳天团队拨钱,苏炳天能进入百米决赛是中国田径队完全没想到的事。
    但现在姜明和苏炳天已经是兄弟了,姜明搬过来后苏炳天这大男孩赶紧帮忙铺被子,他是受宠若惊的。
    而刘翔之后怎么样姜明都不用管了,比赛结束后理疗也没做,金牌就是王道,庆祝就完事了。
    本来也有几个好看的英伦大学生小姐姐邀请姜明去她们的志愿者宿舍玩一晚上来着,但是姜明礼貌拒绝了,绅士一波,等明天晚上彻底没工作了再说。
    主要有个小姐姐长得好像赫敏啊,再加上英伦这边随处可见哈利波特的周边店,到时候让她穿个魔法袍,要的就是魔法师~
    但今晚确实不行。
    因为今晚和明天上午他要给苏炳天做最后准备,运气扎针肯定要安排的,亲自艾灸也肯定要安排的。
    100米短跑其实比110米栏需要的爆发力和核心力量更强,所以苏炳天硬生生被姜明呵斥回去别叠被子。
    现在开始到决赛开始,不要白费任何一份力气,好好休养,决赛一鸣惊人。
    “虽然和博尔特加特林他们抗衡有点难,但是可以和自己比一下,超越自己!”
    这是姜明给苏炳天的目标,奥运会决赛了,死都要拼一下。
    苏炳天也是咬牙发狠道:
    “必须的!我爷爷告诉我,只要我破10秒,回去族谱单开一页!”
    “我去,这奖励有点丰厚,难怪你这么猛。”
    姜明知道这族谱单开一页对两广人来说是什么意义的存在。
    举个简单例子就知道了,易建连现在都还没单开一页呢!
    所以姜明识相地没多说什么鸡汤类的话语,他爷爷的话就已经是圣旨般的存在了。
    晚上苏炳天没有按照常规去健身房跑步热身,而是跟着姜明修改动作细节,不断重复,最终在赛场上做到突破!
    姜明也和苏炳天的教练一起多次重复看了奥运这三轮比赛的录相,起跑和加速跑阶段,是苏炳添最为突出的特长。
    “前30米天下无敌,这要利用好,但也要配合好。”
    姜明示意自己的科学团队过来分析为什么前30米这么爆炸,后面70米会一下子削弱这么多。
    明天诊所的运动医学专家也是得出结果。
    苏炳天的前30米依靠超高步频带来的优势,在后70米就会逐渐变成劣势,每多冲一步带来的心肺肌肉极限消耗,和每多踩一脚带来的摩擦阻力,都会削弱他相对瘦小身材的冲刺极限,因此,苏炳添在后半程的速度往往远不如对手。
    苏炳天自己也说,在第一轮与博尔特同台竞技的时候,他就被博尔特的速度整懵过:“加速跑的时候,他咻地一下就超过我了,我当时都愣住了,头脑一片空白,不知道怎么跑了就。”
    博尔特迈出一步,能比苏炳添多出30公分,苏炳添只能靠拼命更快速地摆腿来缩短二者之间的差距。
    姜明的团队算出来,如果博尔特如果可以以苏炳添的步频跑一百米,那他能跑出8.46秒的极限成绩,比自己创造的9秒58的世界纪录还快了一秒多。
    教练也说道:
    “60米的话还是很有优势的,100米决赛.”
    他话没说完,意思其实就是也不知道该怎么布置战术了,结果肯定是大概率垫底的,所以他是真不知道该怎么教了。
    因为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百米跑就有“前快后慢”的特点,无论是100米还是400米都是如此,进而被霓虹短跑界弯道超车。
    半决赛他都对媒体坦诚了,就是姜明的功劳,他作为本土教练,能教的都教了。
    而且说实话,也就姜明敢想10秒,教练可清楚的很,苏炳天在100米跑的成绩始终没能突破10秒大关,最好成绩一直在10秒1到10秒2之间徘徊。
    就算是再怎么顺风的比赛,都没跑进10秒内过。
    所以乖乖继续听姜明的就完事了!
    苏炳天也确实是很听话,把自己跑步时的状态如实告诉了姜明:
    “我在跑出五米的时候,就用最大速度在跑,而别人基本到四五十米的时候,才达到最大速度。”
    “更多的力量都用到前面去了,所以会导致后面节奏和体能的下降。”
    他当然也知道自己从没突破过10秒,但是到都到奥运决赛了,他想试试!
    试试姜明的顶级团队极限帮助下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
    而此时姜明的手下医生说道:
    中国国内短跑界“减少步频、提高步幅”的呼声早已有之,有观点认为,长时间高步频的训练导致运动员技术动作无法舒展,选手无法长时间保持起跑阶段的高步频,因此加速和途中跑阶段就无法维持最高速度。
    在苏炳添的百米镜头中,起跑领先、中途被超车的镜头并不少见。
    但也有人认为,一味强调步幅并不科学,张培萌就在10年扩大步幅、减少步频,但成绩却没有明显进步。
    苏炳天下意识偷笑了一下.心想张培萌听到估计得汗颜了.
    “可无论如何,保持现状只能停滞不前。
    你这种废话在现在就别说了。”
    姜明无语地白了他一眼,他这意思不也是说苏炳天已经定型了么。
    “除非苏炳天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就像刘翔从8步上栏改成7步那样,改节奏来跑决赛!”
    另一位团队专家盯着电脑说道,他模拟了无数次,以苏炳天半决赛的跑法,决赛顶天还是10秒出头的速度。
    要想进一步,再怎么热血都没用,需要大改变。
    “那就改!”
    苏炳天和姜明同时说道。
    姜明也是笑道:
    “已经进决赛了,随便跑几秒都没有国人会喷,还不如拼一把是吧,改就改,我们晚上在这里训练不就是为了这么!”
    姜明这是高情商说法了,其实不管怎么看怎么研究数据,苏炳天正常跑在决赛不是垫底就是倒数第二。
    这也是路人都能预见到的,毕竟比起110米栏的那帮人,100米的选手更是牲口。
    明天这场决赛很可能是史上最强的五位短跑选手同场对决的终极一战——博尔特、布雷克、盖伊、鲍威尔和加特林——唯一一次同场竞技。
    这五人都是简简单单9秒80的超级大神,到下一届奥运绝对有人缺席了,所以其实就算是国内,也更多是关注飞人博尔特。
    因此苏炳天反正是基本倒数了,还不如改变一下,用科学的姿势,试图突破一下自己?
    即使时间很有限!
    苏炳天一下子就听懂了。
    他虽然是学体育的,但是他可是真正的本科生,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习本科,所以他赶紧说道:
    “没问题的,我改,就算改完跑15秒啥的都不遗憾,反正没人注意到我,要么生,要么死。”
    “好!”
    姜明和团队成员给他竖起大拇指,他们都发现了苏炳天的潜力,所以是真心要帮啊。而且别说什么免费,对于这些基本是国人的专家来说,如果能让国人跑进10秒内,也是大功一件,可以当做荣耀宣传出去的那种啊。
    别的不说,那什么张培萌和谢震叶他们不得来明天诊所看一下运动医学科啊。
    所以他们赶紧给苏炳天安排换姿势!
    这些他们电脑上早就模拟过了,直接更换了起跑的前后脚位置,并重新规划了百米跑节奏,在保持起跑优势的同时,把更多能量用在30米之后的中后段:“改变起跑脚,主要是为了改变节奏,只有这个节奏才能帮你破10秒。”
    姜明协助固定住苏炳天的起跑姿势,让苏炳天直接先固定10分钟形成肌肉记忆,甚至时时刻刻都要想!
    苏炳天满头大汗地固定着,并且一次次地尝试着:
    从右脚起跑,改为左脚起跑;
    从前半程发力争先改成合理分配体力到全程;
    吹气球,练呼吸,练臂力,练摆臂……一点点的改进,一点点的进步。
    改变了沿用5年的节奏,这对职业运动员来说并不容易。
    本来姜明还想颠覆性地改变步幅和步频,但这太难了,一天时间不可能。
    只能从节奏下手了。
    所以晚上苏炳天睡觉的时候,脑子里都在放慢动作,发梦的时候也感觉一直在跑,睡醒了觉得第二天好累,因为一晚上都在训练。
    但是这疲惫被姜明早上一针给扎没了,再配合姜明教的能吸入更多氧气的腹式呼吸法,苏炳天一下子感觉好多了。
    再到田径赛场上多次尝试昨晚的教学,努力形成肌肉记忆。
    这努力媒体和对手也看在眼里,纷纷感叹黄种人能进百米决赛果然是努力勤奋得来的。
    不像博尔特这种天赋型选手,上午被米国佬们多次喊去兴奋剂检测都跟没事人一样。
    晚7点。
    万众瞩目的百米飞人决赛即将开始!
    而现在除了男女篮、足决赛之外其他比赛全比完了,几乎所有要参加闭幕式的运动员都在伦敦碗现场观看比赛。
    中国军团更是一整个红色梯队,马龙和张继课在最前面直接站着看了。
    不过明显博尔特和加特林的粉丝更多,介绍的时候全场都在震。
    而姜明这次没当解说嘉宾,但是也站在杨建旁边,现在没啥要指导的了,苏炳天自己在解说介绍的时候还在重复新改的姿势呢。
    杨建笑着问姜明道:
    “我们的小将苏炳天这次会给我们惊喜么?”
    姜明:
    “一定会有的!”
    起跑器后方,苏炳添用食指在第八道次标线上刻下凹痕。
    伦敦碗的聚光灯在他绷紧的背阔肌上投出龙脊般的阴影,左侧第七道的加特林正嚼着牙套睥睨全场,右侧布雷克雕塑般的肌肉群随呼吸起伏如海浪。
    博尔特则是最松弛,标志性的射月动作后轻松在起跑器上做着准备工作。
    而就在姜明都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紧张至极的枪响一下子就发了出来。
    这让观赛的姜明都心脏骤停了一秒,更别说比赛的运动员了。
    跑!
    “比赛开始!”
    起跑器弹簧压缩至极限,苏炳添的钉鞋前掌与伦敦碗跑道摩擦出蓝色电弧。
    而在第八道次两侧,博尔特舒展着2.44米步幅如黑色飓风,加特林的北美肌肉群震颤着迸发原始野性。
    在现场十万人和屏幕前几亿观众的屏息中,发令枪炸响的硝烟尚未散开,苏炳添已如离弦之箭撕破寂静——0.122秒的起跑反应时间,比闪电更快!
    “起跑完美!“解说杨建的嘶吼穿透云霄。
    米国解说都惊呼了:
    “苏炳天改变了起跑姿势!左脚先迈了!”
    “左脚起跑!!!摆臂也不一样了!”霓虹解说震惊道。
    “前三十米攻栏式加速!他的身体前倾角压至39度,腓肠肌收缩频率达到每秒4.3次!看这摆臂——双拳划出的轨迹堪比洲际导弹尾焰!“
    五十米处,苏炳添与鲍威尔并肩化作赤红与靛蓝的光带。
    “咬住啊!”
    姜明都屏住了呼吸,因为最后这40米是苏炳天最差的地方,如果咬不住,就gg。
    但是当博尔特进入标志性的后50米“巡航模式“。
    苏炳添仿佛无形怒吼了一声,髋关节突然爆发出龙卷风般的扭矩——这是广东中山田径场上百万次折返跑铸就的东方引擎!
    全力以赴!
    不留遗憾!
    这完全就是拿命在跑了!
    看着苏炳天飘扬的寸头,姜明眼眶都红了。
    他竟然跟住了第一梯队!!!
    “最后二十米!“
    “鲍威尔好像抽筋了一下,落下来了!”
    “苏炳天,机会!”
    全场观众集体离座!
    博尔特太几把强了!
    最后20米他一个人就冲在最前面,最先过线!
    而第二名和第三名很接近!!!
    苏炳天在第四第五的位置!!!
    “苏炳添在燃烧!他的步频从4.7步/秒暴增至4.9步/秒,空气阻力在207磅体重的撞击下发出音爆!第六道的米国国旗与第八道五星红旗几乎平行掠过终点——“
    而第六道是谁?
    是米国的盖伊啊!!!
    “苏炳天是第几!”
    姜明在他们所有人跑完后赶紧和一群人一样跑到跑道上看最后计时器大屏幕上的排名。
    显然百米这种差之毫厘的比赛出结果没那么快。
    先庆祝的肯定是博尔特,9秒63一骑绝尘,甚至最后还有余力。
    而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迟迟没出来,因为看着是一起冲线的,只是加特林快了点。
    “苏炳天肯定进10秒了!”
    这是姜明心中的想法,和这帮人一个梯队,能差到哪里去?
    苏炳天也是这么想的,他和比自己高一头的盖伊他们站在一起,喘着粗气等待着结果。
    最先出来的是第二名,加特林,9秒79!
    第三名.
    这时候大屏幕直接出来逐帧特写了,苏炳天的头就落后盖伊一点点,盖伊9秒80获得铜牌。
    但是此时的苏炳天已经直接一屁股栽倒在塑胶跑道上,喉咙里爆出嘶哑的吼声!!!
    铜牌什么的不重要了,因为这意味着他跑进10秒内了!
    还是大幅度跑进!
    计时器猩红数字炸亮夜空:9.83!!!
    “第四名!黄种人首次冲破10秒封印!!!“
    “苏炳天第四!!!苏神牛逼!!!”
    “中国人闪耀史上最强百米大战,博尔特队友布雷克9秒85屈居第五!”
    “名将鲍威尔中途拉伤,最后一名,11秒99!!!”
    espn解说差点都飙脏话了:
    “博尔特虽然还是那么强,但这次我想把掌声给到苏!!!他这么小的个子,差点站上领奖台啊!!”
    远在天朝的广东卫视这时候现场是邀请了苏炳天的家人族老们在观看:
    “单开族谱!必须单开!!”(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