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石重贵
【契丹的传统游牧,耶律德光并没有忽视,也没有让其被取代的想法。
天显二年,耶律德光就曾亲自视察契丹各处牧群的情况,加之契丹传统的行朝制度,耶律德光每到一处,自然就会了解各处的政治经济情况,其中就包括当地部族的牧群。
此外,作为完善契丹制度的皇帝,畜牧制度同样在完善之列。耶律德光设立了专门负责管理国有畜群的群牧官,负责各个牧群的发展。
而契丹人也依旧重视畜牧,从这之中延伸的就是对骑马射猎技能的重视,“契丹旧俗,其富以马,其强以兵。纵马於野,弛兵于民。”即使对于农业的重视程度提升,又有大量汉人加入,契丹也并不曾改变对骑射技能的态度,就连后妃都“长于射御,军旅田猎,未尝不从”。
事实上,很多加入契丹的汉人士族,同样开始重视骑射,将之视为基础技能。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辽国灭亡。
这种情况,和后来的一些非汉人王朝有所不同。
当然,获得燕云,给耶律德光、契丹带来的好处并不止于此。
比如盐。契丹先前的盐来源并不多,虽然尚且够用,但也并不充裕。而获得燕云地区后,“始得河间煮海之利”,于是先是在香河县设立榷盐院,其后更是发展成为辽朝的主要产盐地,“五京计司各以其地领之”。】
明朝,洪武年间。
朱棣道:“有辽一代,确实对燕云地区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契丹到底对汉人并非平等。”不可否认,在当时战火连天的环境下,耶律德光和契丹保护住了燕云地区,也对燕云地区采取“因俗而治”的方针,并没有强迫汉人,没有制定什么几等人种。
但是,虽然政治制度上确实不曾强迫改变、歧视汉人,但从刑罚、政治等各方面来看,汉人终究是被歧视的一方。
“没办法,那毕竟是契丹人的王朝,”朱樉叹道,虽然除了元朝,辽金基本上都没有直接制定什么歧视汉人的政策,但到底并不能把汉人当做政治核心——汉化也不行。辽朝还好,南北官制保证了平稳、缓和了矛盾,金朝,可就是汉化太过激进……
皇子们窸窸窣窣窃窃私语了一阵,随后发现自己爹在那边好像并没有怎么关注这边,不由有些奇怪。
朱元璋自从知道他创下的大明灭亡之后,继任的居然是一个异族王朝,心中就始终沉甸甸地悬着一块石头。
此时,看到那句“后来的一些非汉人王朝”,他就不受控制地又想起了这件事——辽之后,还有哪些非汉人王朝?金,元,确实都很快地就“弓马废驰,骑射生疏”……难道那个清也是如此吗?
这更让人生气了好吗?!
一个入主中原后能够很快扔掉弓马骑射的……虽然按照朱元璋的推测,当时作战必定会有火器的参与,但是,但是,毕竟是关外非汉人的异族,居然很快扔掉了原本的传统……这不更说明了他大明最后变成了什么样吗!
清朝,康熙二十八年。
康熙觉得有些难受,这个“与后来的一些非汉人王朝有所不同”,难道没有指他大清吗?
他清楚大清现在的情况,虽然几代皇帝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宣扬弓马骑射的重要性、文化价值,但入关之后的八旗真的很快就扔掉了这些——即使没有扔掉,不少也只剩下了架子,并不能真正用来作战等。
其中,特别是中下层的旗人,更是腐化地快速。
但是八旗如今的情况,也不是能够轻易扭转的,其中既涉及了大清的基本国策、根基制度,又涉及了大清国库的钱财,还有旗人的晋升……
八旗是根本啊,而他如今,面对的问题,又并非只有八旗。
皇子们暗暗觑着皇帝的神色,他们也知道辽朝的骑射这件事情很容易和大清联系上——揣摩了揣摩皇帝,已经入朝的年长皇子们纷纷暗自决定,将骑射列入日常,加强训练。毕竟,看皇帝如今的表现,说不定哪日就会突然让他们来一场骑射,万一他们技术不精、因此惹了不喜,可就不妙了。
【当然,虽然耶律德光沿袭了耶律阿保机对汉人的重视,时常稳定后方的述律平同样重视汉人,但他们的核心所在依旧是契丹。
汉人和契丹实际上存在不少不平等之处,“契丹及汉人相殴致死,其法轻重不均”。从最基础的法律上,对于契丹人的处置是要轻于汉人的。虽然这样的情况随着时间的发展有所改善,如辽圣宗时期,契丹人和汉人“一等科之”,且契丹人犯十恶,同样用汉人法律,也就是《律令》来惩处。
但说到底,契丹与汉人、渤海人还是存在差别。】
宋朝,开宝年间。
赵匡胤对此赞同无比:“没错,所以还是我大宋好啊!燕云地区的汉人,正应该因此来投奔我大宋,辽国再如何,也不可能真正平等对待汉人,就连那中举之人,也未必能够凭借功名在辽国一展抱负。”
虽然大宋存在种种问题,但就这点而言,难道不是比辽国好多了吗?大家都是汉人,也没得来什么歧视不歧视。至于说公卿贵族和普通百姓之间的区别,赵匡胤承认确实存在,但辽国难道不是同样如此?
辽朝,会同元年。
耶律德光并不意外,也不觉得神迹的评价有什么问题,这确实存在,但他也同样对此一清二楚——这毕竟是契丹的王朝,还是要维护本民族的利益的。况且,汉人虽说是与契丹人不同,但那些进入统治阶层的、重要的汉人士族大族,难道真的会在这方面吃亏吗?
最起码,他重用的这些汉臣,如韩延徽,绝对不会有人想要借此来拿捏他。
因俗而治,容许了普通汉人的生活所需,而政治态度,才是真正能够保证对汉人统治的所在——对待汉人大族的政治态度。
【而被耶律德光重用的赵延寿,则是在接下来契丹的又一次重要的、关于中原的军事行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会同五年,石敬瑭死了,他的侄子、也是他的养子,石重贵继位。】看到此处,所有人就明白了情况。
有人凉凉道:“换人了,年轻人,不想继续称臣了,想要独立出去,想要真正成为一个皇帝……就是不知道,这位石重贵的头脑究竟怎么样。”
是多方筹谋后最终依旧惜败于人,还是干脆是脑子一热就下了决定,那可是两码事。
【石重贵的生父是石敬瑭的兄长石敬儒,为后唐庄宗李存勖的骑将。
他死后,石敬瑭收养了石重贵为子,对他颇为喜爱看重,称帝后多有委任。而石重贵则是一个谨言慎行,质朴纯厚的性格,又喜好驰马射猎。
在他跟随石敬瑭期间,最关键的一次任命,是在石敬瑭南下洛阳灭亡后唐期间,将他任命为了北京留守,授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行太原尹,知河东管内节度观察事,总理太原事务。
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差事,既是大后方,又是石家的根基所在,但石重贵却“未著人望”。
到了会同五年,也是后晋天福七年,石敬瑭驾崩,二十八岁的石重贵灵前继位——关于石重贵继位的事情,还存在一些说法。】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刘恒顿时觉得这个后晋的情况不妙。
身边都是自家将领,又是石敬瑭亲自委任留守太原,而太原还是石敬瑭自己盘踞多年的地盘,而石敬瑭此时去往洛阳的结果又是板上钉钉的胜利……
这样的条件,刷一刷声望很困难吗?
结果,石重贵都不是声望多少,而是堪称没聚拢什么声望。
如此能力,能够指望他有朝一日登得帝位,就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天降福音,突然开窍,阴谋阳谋样样精通,治国方略了然于胸吗?
而前面他们还都推测出来,石重贵上位后,就想要做成他养父根本没做成的事情:脱离契丹。——不是说后晋此时的实力究竟能不能达到这样的结果,而是若是君主心中没有完整可行的整体谋略,就是要命啊。
刘启看着他爹的神色,就知道他爹现在在想什么,连忙补充道:“石重贵的登基还有说法。”不管实情究竟如何,只说有说法,就说明石重贵的继位合法性是被质疑的。而一旦继位合法性能够被人进行质疑,那么想要应对,就需要费不小的心思,除非他干脆摆烂。
这个前提出来,很难不让人怀疑,石重贵想要脱离契丹、起码名义上获得独立,是不是有一部分是为了加强自己的声望,以此来抵消那些对他合法性的质疑?
毕竟,一国天子事异族皇帝为父、称臣,实在不是一个能让国内人心顺服的事情。
【石敬瑭亲生六子,五子早亡,仅剩一个幼子石重睿。在石敬瑭病重的那段时间,他开始为自己这个幼子打算。
当时后晋担任宰相的是冯道,石敬瑭对他信任倚重,“事无巨细,悉以归之”。于是,就在某一次君臣单独奏对的时候,石敬瑭就将幼子石重睿托付给了冯道,并且想要让冯道辅佐他继位。
石重睿年纪很小,石敬瑭还让宦官将他抱到了冯道怀中。
但是,在石敬瑭病逝后,冯道与石敬瑭的心腹大将、担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的景延广商议后,以“国家多难,宜立长君”为由,拥立石重贵。
石重贵继位后,除去在国内为石敬瑭举丧、处理继位的各项事情外,也向契丹报丧,耶律德光闻讯后辍朝七日,并派使者前往吊唁。此时是六月份。
七月,后晋派来致谢的使者金吾卫大将军梁言、判四方馆事朱崇节到达契丹,向耶律德光递交了石重贵的国书——书中只称孙,不称臣。】
(石重贵能力一般,但很有骨气的,敢跟契丹开。)
(是啊,可惜身边却无可用之人。)
(不能继好息民,而反亏恩负义。)
唐朝,贞观年间。
看到冯道和景延广以年纪为原因,拥立石重贵为帝,贞观君臣们倒是不算非常意外。
毕竟,看起来,石重睿的年纪实在太小了——能够被宦官抱起、抱到冯道怀中,这是个实打实的幼子啊!
而依照后晋的政治情况,以及外部五代十国的环境,一个幼主显然不是什么好的选择,特别是在有其他人选的情况下。幼主,即使有掌握国家大权的宰相辅佐,就能真的坐稳皇位、稳定国家了吗?
显然不能。
况且石敬瑭还不是光明正大地干这件事,而是单独托付给了冯道。虽然能够理解他信任冯道,但拥立幼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干这些事情的臣子,大部分情况下,要么被其他大臣一起干掉、连着幼主也一起被废;要么就是最后变成权臣,转头和被拥立的幼主来一场厮杀。
如果发生了上述事情,且不说到底谁胜谁败、谁更有治理天下的才能,单单中央的一场场风暴,就会给国内带来巨大的动荡,那后晋还能否继续存在下去,也就是个未知数了。
只是,这个石重贵……
虽然他们都认为石重贵开始向耶律德光表达独立的意思,但谁也没想到,他表达的这么早!这才刚刚登基,就开始只称孙、不称臣了?
李世民不理解:“不应当先暂且放低姿态,等到梳理完国内的政务情况,并且将兵权掌握,了解清楚自家的军事情况、战斗水平,制定出一个计划后,再开始准备撕破脸吗?”哪怕是他这样向来不惧征战的人,也没有像这样连信息都没有掌握好,就不管不顾去做一些极有可能变成开战借口的事情啊。
就算他们对后晋的情况不了解,但也知道,起码少不了各地将领节度藩镇的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