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西军入滇
这下子,在贵州的西营四子顿时便犹豫起来了。
不止是李定国等人,就连掌控大局的孙可望思索再三。
不过经过一番权衡后。
孙可望最终还是倾向于进兵云南。
于是便再次召集李定国等人进行会议。
“诸位,我军新败,先王又已去世。”
“如今我等虽击杀了曾英,又驱逐了王祥和皮熊,在贵阳能够进行休整。”
“可是贵州贫瘠,根本无法养兵。”
“所以我大西若想东山再起,必须要离开贵州另寻出路。”
“而到底是西去云南相助龙义祖,还是南下广西归附刘叔父。”
“你们有什么意见可以在为兄面前畅所欲言。”孙可望缓缓开口道。
云南的龙在田和西营颇有渊源。
在张献忠诈降明朝,在谷城休整之时。
龙在田的滇兵便和西营交好。
而八大王为了拉近自己和龙在田的关系。
曾经拜龙在田为义父。
也就说是龙在田在辈分上其实是孙可望四人的义爷爷。
而刘体纯自然不用多说,张献忠的结拜兄弟。
孙可望等人的二虎叔。
所以眼下孙可望四兄弟有义祖和叔父两种选择。
是前往云南,接收沐天波和龙在田的地盘。
还是南下广西,归附刘体纯。
从此以后西营将被纳入闯营之中。
不甘为人下的孙可望虽然倾向于前往云南另图大举。
但也得听听李定国等人的意见。
毕竟他又不是张献忠,根本完全忽视西营众人的意见。
“大哥!那还用问吗?”
艾能奇率先开口道:“现在闯王势大,大顺雄踞数省已有东山再起之势。”
“而义父又战死在凤凰山,咱们西营自然得归依大顺。”
“好杀尽鞑虏为义父报仇啊!”
“没错!”刘文秀也附和道:“大哥,义父在驾鹤之前,不是让我们或投奔大明或归附大顺吗?”
“如今刘叔父已经送来了书信。”
“咱们加入闯营抗清,既是完成义父的遗愿,亦是符合抗清的大义啊?”
随着艾能奇和刘文秀的开口。
孙可望眉头皱了起来。
他本就是有雄才之人。
之前在四川,由于张献忠的种种操纵。
孙可望的本事非但不能发挥,而且还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四川的局势崩坏!
如今西营重获新生。
又有云南在前,可以让自己能够没有掣制的展开手脚。
若是现在直接投靠大顺。
那么初次当家的孙可望将无法自由发挥了。
大顺虽好,可是在闯王麾下。
孙可望总感觉会不自在。
毕竟给别人打工和给自己创业是两码事。
孙可望在湖南和四川便已经两度由于限制。
无法亲手练兵屯田,施展宏图了。
现在好不容易有了机会,孙可望自然是不甘心放弃了。
“三弟,四弟!”
孙可望郑重道:“闯营虽好,但是我西营和闯王旧怨未消。”
“而且又是因为李过引鞑虏进四川,义父才会死在凤凰山的。”
“虽然有二虎叔在,闯王又是宽仁之主。”
“咱们投入闯营,不至于为人所挤。”
“可现在,我等只有区区两万残兵败将,又如何能够得到闯王的重用?”
“而云南现在正在大乱。”
“我等若是前往,定能在此地打出一片新天地出来。”
“等到那时,无论是投靠闯王,还是自力更生。”
“我等都能游刃有余!”
此言一出,刘文秀和艾能奇也是思索了起来。
现在西军新败,只剩下两万残兵败将。
要是投靠闯营,有刘体纯照顾那么他们虽然不会受什么委屈。
但一支残破之师,又能够得到多大的待遇呢?
而要是按照孙可望的路子走。
等西营平定沙定洲,占据云南全省。
那么无论是自力更生。
还是投靠闯营。
情况都会好得多。
毕竟现在以两万残兵相投,跟日后以一省之地相投。
这中间的待遇那可是天差地别的!
眼见情况如此,素来听孙可望的艾能奇立马开口道:
“大哥说得对,咱们先把云南打下来再说。”
“若是此时投靠闯王,说不定我等在闯营中就泯然众人了。”
“而要是能以云南一省相投。”
“那么等到日后,我等在闯营非公即侯也!”
艾能奇已经开口支持孙可望了。
刘文秀闻言却是凝重道:“大哥,云南乃不毛之地,我等若是前往。”
“日后到底会如何,实在是难以预料。”
“倒不如趁势而下,归附刘叔父。”
孙可望见状却是信心十足道:“三弟,莫要小看自己。”
“我等兄弟,若是联手,何愁云南不平?”
刘文秀眼见孙可望心意已决,也只得摇了摇头。
眼下四人当中,孙可望和艾能奇已经决定西进云南。
而刘文秀虽然反对,但是他的份量远远不够改变局势了。
接下来就得看李定国的了。
若是李定国愿意支持孙可望。
那么整个西营的决定便直接敲定了。
但要是他反对孙可望。
那么事情恐怕还会有些波折。
“二弟,你什么怎么看?”
孙可望询问道。
李定国闻言脸上露出了犹豫之色。
但是权衡一番后,也有大志向的李定国终究还是不愿意就这么的归附大顺。
“义父让我们归明归顺,不外乎是要我们兄弟坚持抗清。”
“但我西营也是一大势力,又为何不能尝试重开一片天地呢?”
李定国郑重道:“我们四兄弟都是有大才之人,眼下有机会在前。”
“又何必屈居人下?”
“好好好!”孙可望闻言顿时心神大悦。
他连忙夸赞道:“二弟说得对,咱们四兄弟就该自己打出一片天地出来,无需假借他们之势!”
就这样了在经过商议后。
不甘为人下的孙可望打算自力更生了。
为此还夸赞起来具备同样思想的李定国。
只是他哪里知道,李定国的不甘屈居人下。
其中也包括了他这个大哥啊!
很快,孙可望便回信给刘体纯表示自己将前往云南,谢绝了这位叔父的好意。
就这样在胸怀大志的孙可望和李定国的率领下。
西营从贵阳西进,开始向着云南进发。
其实也是一种必然的局面。
除非到了最后关头,否则无论是孙可望还是李定国。
按照他们的性子,都不会屈居人下的。
只不过当得知孙可望四兄弟进兵云南,准备重新打出一片天地后。
刘体纯却是叹了一口气。
“真是苦了这四个娃娃了。”
“只是不知道八大王都已经死了,可望他们四个又哪来的信心觉得自己能够在云南东山再起啊?”三月,西营进兵云南。
同月二十五日,西军占领平彝,正式进入云南境内。
为了能够顺利地占领云南。
孙可望在龙在田的帮助下,利用沐氏三百年所积累的威望。
派出大批细作,散布谣言。
宣传自己的是沐天波之妻焦氏的家族军队。
特地来云南剿灭沙定洲,为沐氏报仇。
一时间,整個云南士民深信不疑。
纷纷对所谓的‘焦氏兵’翘首以盼。
三月二十八日,大西军攻占交水,形势一片大好。
孙可望登上了高山,看着交水一带的壮丽河山兴奋不已。
“此地乃本王的福地啊!”他是这么的感慨道。
次日凌晨,大西军移兵曲靖。
将驻守在这里的沙定洲守军五百人全歼。
在占领曲靖后。
孙可望又采取了声东击西的策略。
分兵南下阿迷州,直接威胁沙定洲的老巢。
沙定洲见状,连忙派出一千精兵驰援。
但是却在蛇口被西军全歼。
沙定洲得讯后大惊失色。
他自感见兵力不敌,又恐老巢有失。
于是便在四月中旬主动放弃昆明,逃回蒙自故里佴革龙。
四月二十三日,大西军逼近昆明。
留在昆明一带的云南巡抚吴兆元此时正在组织云南士民喜迎‘焦氏兵’。
宛如在山海关大战后,喜迎吴三桂的北京文武一样。
但是正如山海关大战后,前来接收北京的不是吴三桂而是鞑虏。
现在前来接收昆明的也不是焦氏兵而是流贼!
四月二十四日,孙可望带兵抵达昆明。
吴兆元等昆明文武大惊失色。
但是迫于大西军的兵威。
这些明朝官绅也只能将错就错。
将孙可望迎进了昆明。
至此以昆明为核心的云南精华之地,落入孙可望的手中。
为了减少战争损耗,尽可能的保留云南元气。
孙可望严整军纪,使得西军在四川的滥杀行为彻底中止。
又安抚吴兆元等旧明官绅,准备在云南大张宏图。
于是乎,大西军在昆明秋毫无犯。
反而迅速恢复了昆明周围的秩序,开始招抚流民,恢复生产。
五月,孙可望经过短暂休整之后,着手分兵平定全滇。
他以李定国南下平定沙定洲,以刘文秀北上收取武定等地,以艾能奇留守昆明。
而后这位平东王自领主力西进擒拿沐天波,收取滇西。
经过四兄弟的努力。
至这年的十月,云南大部分地区得以平定。
沐天波、杨畏知等人也被迫和大西军合作。
久经战火的云南终于出现了和平的景象。
当年秋后,经过孙可望的治理。
整个云南大熟,西军士饱马腾,百姓安宁温饱。
至此西营正式在云南扎下跟脚。
而孙可望也开始自己的种田经营之旅。
……
就在西营攻取云南,开始稳定这块地盘之时。
在博洛率主力北返后。
东南沿海的各大抗清势力也是展开了对清军的反攻。
郑成功、郑鸿逵接隆武帝来到南澳。
在闽南沿海展开了对清军的反攻。
郑彩、郑联等人则在张煌言等人的劝说。
转而拥戴鲁监国。
以金厦为基地展开对福建的反攻。
除此之外,由于清军主力北返。
浙东的义士们亦纷纷举兵倡义。
于是郑成功、郑鸿逵二人出漳州和李成栋大战。
郑彩、郑联出泉州和张存仁交手。
而张名振、张煌言等人则重返浙江,在绍兴、宁波、台州等地。
组织绅民抗清。
一时间,闽浙之地的抗清起义全面爆发。
王祁、李长蛟起于建宁,王继忠等起于兴化,其他闽浙各地也同时起兵,呈燎原之势。
在闽浙之地义师四起,八郡同发的情况下。
留守在东南沿海的少量清军便开始呈现不支之势了。
李成栋在漳州只有区区五千兵马。
张存仁在福州亦是只有四千督标。
以这种兵力清军根本无法控制福建全省。
而在浙东等地也是同样的情况。
清军只能控制少数重镇。
其余的乡村、县城几乎皆被明军所收复。
清军只能龟缩在大城市一带,苦苦支撑。
不过由于郑氏兵马陆战羸弱。
所以在漳州和泉州。
郑成功和郑联相继被李成栋和张存仁击败。
明军虽然局势大好。
但也无法彻底消灭清军占据福建全省。
就在两军僵持之时。
多尔衮的分封和包税令下达到闽浙各地。
这下子李成栋等人士气大振。
而抗清士民中亦是出现了分化。
不少士绅在包税的诱惑下开始倒向清廷。
整个东南沿海开始呈现僵局。
就这样,西南和东南的情况暂时如此。
而作为天下间最大的两股势力。
乘着暂时休战的宝贵时间。
大顺和满清各自开始整顿内政。
六月,李自成从湖口回到武昌。
督促麾下文武展开对湖北和江西的整理。
“陛下,现在我大顺的十几万大军尽在湖北和江西之地。”
“足可弹压任何动乱。”
“而对湖北和江西的田产整理,末将也早已经督促六政府进行。”
权将军田见秀拱手,侃侃而谈。
李自成见状也是微微点头。
田见秀虽然打仗会掉链子。
但是这一年多以来。
他这位权将军对内政和后勤却是管理的井井有条。
颇有文治之风啊!
“泽侯,湖北和江西的田产大体怎样?”
“陛下,湖北之地大约有良田四十万顷。”
“而江西之地亦有良田四十万顷以上!”
“合两省之地,足可和湖南三省相当!”田见秀回答道。
湖北和江西都是富庶之地。
虽然遭到了兵祸。
但这两省的体量莫说是云贵了。
就连两广都比不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