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关于鱼菜共生系统的设想

类别:玄幻小说       作者:风纪委员会会长     书名:废土之疫
    第二天中午,当两对小情侣从房间出来,相向而视视,都不约而同的笑出了声。
    这种简易的房间就别扯什么隔音效果了,也不知道昨天是谁打响的第一枪,从末世开始心中就背着一肚子火的众人这可是彻底放纵了一晚上,两个房间此起彼伏的声音如浪涛一般。
    其结果就是大家第二天日上三竿才从床上爬起来。
    周星愿加入庇护所后很快便进入了工作状态,叫上李姝颖,姐妹二人为小鹌鹑和母鸡们量身定做了一个饲养屋。
    给小鹌鹑的房子就做的很矮,一层只有二十五厘米,做了整整十层高,一个笼子能养差不多一百五十只鹌鹑,而且占地面积极小,在地下室养个几千只都没问题,而给鸡做的笼子就相对而言大很多了,考虑到笼子的承重问题,李姝颖力排众议,把层数定在了四层,和鹌鹑笼同样的大小,容量却只有三十只左右。
    考虑到核冬天的降温影响,笼子的每一层都包裹着厚厚的保温层,保温层上有一个带着栅格的托盘,蛋和粪便会掉落在托盘上,而托盘随时可以取出更换,操作也很方便。
    牲畜的粪便也是很好的肥料,但这里面的门道不少,如果不经晾晒直接用来肥田的话,很可能把庄稼烧烂烧死,当然,种蘑菇就没那么多程序了,直接用就行。
    上次从养殖场里弄到了一整套自动饲养设备,花了不少功夫可算把这大家伙搬进了地下室,接下来只需要把设备魔改一番就可以用于半自动的灌溉了。
    这样一个大工程花了两天时间才算完工,至于种什么作物,众人心中也有腹案。
    大多数作物都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才能良好生长,可有些作物在不用进行光合作用也能长得很好,甚至还更好吃。
    最典型的就是豆芽。
    豆芽生长快,十天就可以吃了,营养丰富,在这黑暗艰苦的环境中,能吃上一口新鲜蔬菜,那真是莫大的幸福了。
    正好上回在养殖场弄来了很多饲料豆子,一部分用来当种子种,一部分用来做豆芽,尽可能的做到可持续发展。
    种豆芽十分简单,甚至不需要泥土,只需要勤换水,勤浇水,十五天后就可以收获鲜嫩的豆腐,可要种黄豆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所需要的各种肥料暂且都不论,光是泥土这一点,便是个大问题。
    核弹爆炸后飘散开来的尘埃里有着大量的放射性元素,有些半衰期短的元素可能一两个月就消散了,可大部分都放射元素半衰期都很长很长,核战爆发后一个月,辐射值会降低到一个稍微安全一点的水平,可有没有人想过,那些大量的放射尘埃去了哪里?
    其实这很简单,那些放射元素随裹挟在尘埃上,随着雨水的冲刷融进了泥土里,这样的泥土里种植的作物别说能不能吃了,能不能存活下来都是一个未知数。
    种豆芽这种活计易凌也是第一次做,摸着石头过河,先是把自动投喂装置改为了自动给水,种豆芽最好是半天一换水,可如今水资源十分珍贵,只能两三天换一次水了,换下来的水还得用来灌溉菌类,给种植室保湿。
    很快就能吃到新鲜蔬菜了,大家心里也都激动无比,末世半个多月过去了,之前搜刮到的新鲜蔬菜全都烂掉了,还能吃的就只剩下了脱水冻干和咸菜。
    照这么吃下去,要不了多久酸菜咸菜都得吃干净了。
    人总是贪婪的,可正是因为这种贪婪人类才能有动力像更美好的生活发起冲击。
    为了大家以后能吃到新鲜蔬菜,易凌决定在地面之上修建一座蔬菜种植场。
    这可是一个超极大工程,新鲜蔬菜的诱惑调动起了大家都积极性,一个个要点都被点明了出来。
    首先,想要在地面种植作物,必须要用温室种植,在核冬天来临之际,地面温度甚至能降到零下十几二十度,就算降到零下三四十度也并不令人惊讶,自然界中绝大多数植物都无法在这种极端环境下存活,要想在这种情况下种植作物,首先考虑的就是作物的耐寒性,以及温室的保暖性能。
    第二点,如今的泥土污染严重,在满是放射物质中生长出来的植物,到底能不能吃,有没有危害,谁也不敢保证,要想尽可能少的吃到放射性元素,只能深挖,像挖鱼塘那样,挖一个又深又大的坑,用各种隔水卷材以及混凝土浇筑封底,彻底与外界的土壤隔断,最大限度的保证坑内土壤的安全。
    第三点,需要找到足够多的干净土壤,有些作物对于土层的厚度是有需求的,如果土层太浅就会无法生长,去哪找大量的干净土壤,这就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第四点,温要修在地表,而在地表修建就无法像地下室一样隐蔽,财帛动人心,温室一旦被其他幸存者集团发现,绝对会遭到抢劫掠夺,在没有充足的武力保护之前,这个大计划也就只能先放放了。
    不过周星愿提出了一个折中的议案,她在大学时期曾认识一位女教授,那位教授研究的提案是鱼菜共生系统的可行性和实施方案,教授曾经和周星愿探讨过鱼类对于共生系统的作用,当时周星愿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所以印象相当深刻。
    鱼菜共生系统,大概意思就是人为的制造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里鱼和菜和睦相处,呈共生关系,就比如稻花鱼和稻田,稻花鱼给可以吃掉害虫,鱼粪可以增加肥力,让稻子长得更好,而菜农不仅可以有很好的水稻收成,还可以收到肥美鲜嫩的稻花鱼。
    周星愿绞尽脑汁想到了几个鱼菜共生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的鱼类和蔬菜,提供了一些草图还有相应的用途。
    这个共生系统堪称绝妙,饲养鱼类是需要定期换水的,因为水体中残留的粪便和各种残渣会在水中发酵,导致水体不适合鱼类生存,长期不换水,其中的鱼类便会大量死亡。
    而种植作物则需要肥料和养料,单独的种植某种植物却对土壤的肥力不管不顾,那作物必不可长好。
    可当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凑一块时,却发生了质一般的改变。
    富营养化的水体通过虹吸设备灌注到蔬菜种植区域,水中的养料被泥土吸收,多余的水分在泥土的过滤下流回鱼池,经过净化后的水体中的氨氮含量急剧下降,这样一轮下来,水体更适合鱼类生存了,植物也获得了需要的养分,可谓是天造地和的一对。
    缺点就是这个鱼菜共生系统比较占地方,而且对于温度要求不低,植物还需要进行光合作用来分解水体中的氨和氮。
    这个东西同样也是个大计划,为了吃上一口新鲜蔬菜,大家都卵足劲猛g,在周星愿的指挥下,仅仅用了一天就搭建出来了这个占地整整五十多平的庞然大物。
    这个庞大的系统能分成很多部分,每部分拆开也都能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
    设备的下方是养鱼的鱼池,主体结构是不锈钢,用了防水卷材加混凝土,一是防止结构损坏,二是增重。
    上方主要是用pvc塑料板作为结构,周星愿本想直接种水培作物完全无土栽培,但无土栽培的话技术门槛太高,需要大量的营养剂,无奈只能作罢。
    整个系统无需供电就可以自然运行,鱼池里的水可以利用虹吸现象,从下方抽上去,经过重力的影响自然回流,重新流回鱼池,唯一需要用电的就是植物补光灯了。
    整个鱼菜共生系统的框架都搭好了,就剩下往里面放东西了。
    因为要模拟生态系统,鱼池设计的很大很深,地下水源源不断的抽上来,预计要个大半天才能抽满。
    鱼菜共生鱼菜共生,得有鱼和有菜才行啊。
    众人简单的确定了一下分工,最后决定易凌和李姝颖二人去寻找干净的泥土和蔬菜,张明伟和周星愿去捕捞鱼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