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巍峨的皇宫中,李渊站在宫楼之上,俯瞰着远处的长安景象。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复杂的情绪,有威严,有疲惫,更有深深的思索。
“想来,消息已经传到世民耳中了吧!不知他做好成为皇帝的准备没有?可千万不要让朕失望啊!”李渊喃喃自语。
自登基以来,虽然有自己的几个儿子在前面冲锋陷阵,可李渊还是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挑战。
李家,大唐在他的带领国家走向最强,一扫天下分裂之势。大唐曾在困境中艰难挣扎,多次面临亡国之危。
如今,随着统一,岁月的痕迹已经悄然爬上李渊的脸庞,尤其是玄武门之变后,他的身心都感觉到了疲惫。也是李世民监国这段时间,他才得以认真思考起大唐的未来。
在李世民之前,李建成是李渊寄予厚望的继承人,如今李世民已然成了唯一的选择。
李家的家教,家风李渊自认为还是可以。自幼,李渊便对李世民兄弟悉心教导,看着他们一点点成长,心中既有着欣慰,也有着担忧。
欣慰的是李氏兄弟展现出的聪慧和才能,担忧则是在大唐一统后,有能力的儿子太多,内乱不可避免。
内乱会不会伤了亲情?会不会动摇帝国的根基?显然,亲情已经没有,而帝国的根基,似乎更加稳固了。
李渊在思考,李世民是否真的能够承担起这沉重的皇位责任。
最近一段时间,李渊常常独自在寝宫踱步,内心的挣扎如潮水般翻涌。
他回想起自己年轻时的豪情壮志,那时候,他满怀信心地想为大隋建功立业,做一番事业,以求不侮没祖上的威名。
从来没想过,有那么一天自己会是皇帝,也没想过,大唐会统一天下。而如今,自己的精力已大不如前,早已没了进取之心。
对于自己的几个儿子,他最喜欢的还是李建成,李建成本是嫡长子,也和自己最像。
可后来,他发现李建成似乎也不是最好的选择,玄武门之变,自己被逼着退出权力巅峰。
只能以旁观者的角度看李世民处理事务。他的果断和沉稳,那些在朝堂上的出色表现,让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朕真的能放心将这江山交给他吗?”李渊在心中无数次地问自己。
他害怕自己的决定会给帝国带来动荡,害怕李世民无法应对那些未知的风险。
每当他看到太子那坚定而又充满渴望的眼神时,他的心中又会涌起一股莫名的信心。
每次暗卫汇报各地情况,他的内心都在激荡。
李渊心里知道,李世民比自己更加适合做皇帝,更加适合统治。因为他那份对国家和百姓的责任感。
多少个夜晚,李渊独自坐在御花园中,仰望着星空。他仿佛看到了李世民称帝后,大唐的繁荣昌盛。
李渊的问话无人回答,身边的几名太监三缄其口。
“朕不能再犹豫了。”皇帝心中暗暗说道。眼神变得越发的坚定:“世民,只希望你能善待百姓了。”
“来人!”
“奴婢在!”……立马有太监应道。
“去,把裴寂,刘宏基,长孙无忌几人叫来。”这几人,可以说是李渊绝对的心腹。如今也算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他还是得看看自己这些心腹心中的想法。
片刻之后,皇宫书房。李渊坐在主位,看着眼前几人:“诸位爱卿,都是朕最信任的人。
朕自感觉年事已高,如今已有退位的想法!有心传位太子世民。诸位以为如何?”
“这?”显然几人被李渊的话震惊了,什么叫年事已高?按照年岁来说,李渊正值当打之年。
如今想传位李世民的说法,到底是试探,还是因为权力被架空的无奈之举?
一时间,谁也不敢轻易说话。
“诸位不用怀疑,朕今日叫大家来,绝对没有试探的意思。”
“陛下,您正值壮年,大唐的万里河山,大唐的荣耀还需要您来继续?”首先,是和李世民不太对付的裴寂说话了。
裴寂一直以来都不太喜欢李世民,也不知为何?可能是之前在战术上二人的意见多有不同。
现在李渊要退位,他当然不乐意。
“你们呢?”李渊没说话,而是继续看向长孙无忌等人。
“臣听陛下的!”
“一切听陛下安排!”……长孙无忌等人的回答就中规中矩了,当然,也从侧面反映可以让位。
“好,很好!”李渊连说两个意味不明的好,然后下定决心:“传朕旨意,一个月后,朕退位,立太子世民为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