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半月谈

类别:玄幻小说       作者:老大河     书名:灭元1399
    甄鑫离开日月岛时,曾让老丁去对库存的那些火药进行配方的改进。
    硝、硫磺、炭,这三样为人熟知的主原料,经过一定比例的搅和,便是此世所用的黑火药。
    只是这个时代,火药的威力虽然比前宋时大有改进,但依然还是没摸到最佳的配方。
    即使到了明末,硝一两、硫磺一钱四分、柳炭一钱八分,依然也不是最佳的配比。
    甄鑫虽然制造不出威力更大的黄火药,但是调制出威力最强的黑火药,还是勉勉强强能做得到的。
    无非是用最精密的测量工具,进行不断的试验。当然,最重要的是,还得需要一个不怕死的老丁!
    火药在任何朝代都属于违禁品,再有天大的能耐也买不到。但是主材料所用的硝可不是。
    甄鑫让高宁去找她爹先要一船过来,同时在琼州寻找硝矿。并且趁着日月岛统一改造公厕的机会,还能天天刮下不少。
    至于炭,就更简单了。无非是检验用哪种木材来烧,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至于硫磺,比例最少,随处都买得到。
    军工学院以及军工研究所,被安置到维京岛。趁着徐夫人还在广州,甄鑫给了老丁一个“军工学院院长”的名头,将其赶回维京岛,重点进行火药的研发与生产。
    同时,还给了他另外的一个任务,就是火炮的开发!
    后世许多的史书上,为了对火药发明地进行佐证,把火枪的发明提前到了宋朝,把火炮的发明提前到了宋末元初的战争。
    宋时确实出现一种名为“突火枪”的火器。但是,这种突火枪不过是往竹筒里胡乱塞点粗制滥造的火药。与其说是火枪,不如说是可以吓唬人的大烟花。
    而且,战场上点燃这玩意,不仅杀不死敌人,反而经常会把自己给炸伤。因此,突火枪出现没多久,便消失不见。
    至于火炮,说来也是可笑。
    元军攻打襄阳时,利用回回炮的威力,向城内投掷裹着火油而燃烧的石弹,却被当作是火炮来看待。
    一个是“炮”,一个是“炮”,字面意义上便可作区别。
    后世倒是有出土元末明初时的铜制“碗口铳”,至于从哪传到哪,不好说。
    起码这个时候,甄鑫还没有说有火炮这东西。
    火炮的制作理论上不难,解放战争时期,连粗制的铁皮桶都能发射火药,更何况现在银两不缺的甄鑫。
    无非就是如何铸模,并将炮筒内壁尽量地磨平,以减少摩擦并尽可能的防止炸膛。
    对于老丁这样的既有力气又有能力还有胆子的熟练铁匠工来说,根本就不是个事!
    于是,老丁便带着甄鑫勾出的几张草图,挑几个老实的少年,肩负着甄鑫沉甸甸的希望,回维京岛赴任而去。
    一起受过审,一起蹲过牢,一起判过刑,还一起上过船……随着甄鑫一起被“流”到临高的人犯,本该与甄鑫有着坚定的友情,可是看似同样的人却有完全不同的命。
    马青仝与熊二被赶出海,去撒网寻找属于他们各自不同的命运。
    景子愿被安排成为涂珍娘的副手,给他一些时间彻底熟悉下日月岛的所有事务。
    任典史虽然是设陷暗害甄鑫的主角之一,可是念在他信誓旦旦的悔改之意、以及相当扎实的事务能力,甄鑫把他派驻至临高县。给他挂了个“日月岛驻临高县贸易代表”职务,负责与临高县衙的各种对接,以及与谢有奎的沿海总管府之间采购事务的处理。
    给他下达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两个月内为日月岛采购一万斤的硝石。
    程近被判流之后,家产全部籍没,妻妾子女一哄而散。乃至离开广州时,身边只有一个家生子相随。如今天天的可怜兮兮,生不如死。
    见他可怜,甄鑫便让老丁将其带去维京岛。在那种与世隔绝的状态下,应该能让他死得更快一些。
    仵作花泉,却是一个让甄鑫有些意外的宝藏老男人。
    这家伙不仅会摆弄尸体,而且年少时曾随着自己父亲学过医。这世上,既不缺游方郎中,也不缺验尸的仵作,但是一个对人体结构相当明白的医生,对于甄鑫来说就是个宝了。
    可想而知,若是给足研究的资源与条件,不敢说此人会推动当世医术的根本性变革,起码在外科手术上,将会有重大的进步。
    战场之上,绝大多数士兵的死因,是因为重伤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或者根本就没办法救治。而一群好的外科大夫,从某些方面来说,足以左右一场战争的最终结局。
    甄鑫真心诚意地给花仵作画了一个大饼,许他一个医学院院长的职位。
    可是花仵作对此却没有任何感动的觉悟。
    教人验尸,可以。教人医术,开什么玩笑?
    那可是自己传家的手艺!
    若不是甄鑫还有点底线,说不定已经把他的老婆以及那个可爱的闺女先饿个三天三夜再说。
    但是,看在他们家庭和睦得让人艳羡的份上,甄鑫便只能让花家在日月岛上先开个医馆再说。
    且待日后,徐徐图之。
    虽然得知甄鑫无恙,却不被允许离开广州的苟榕与黄纭,不得不化悲痛为力量,尽力操持广州的事业。
    天海阁开始有了收入,而且几乎日进斗金。
    棉布的首次招商会,在杨家与陈家的全力支持下,大获成功。
    质量更佳、价格更低、而且还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横空出世的“黄道姑棉布”,狂扫广州。不过数日时间,就拿足了全年的订单。
    自日月岛到广州,快艇不过两三天,货船也就三四天。人员的来回调动已经很顺畅,但是甄鑫依然将尽可能多的人手留在广州。一来是跟李显表明自己并没有想要开溜的态度;二来广州辛苦打拼到如今,已经形成自己的商业闭环,无论是天海阁、棉布市场的开拓还是暗摸摸之中的南海小吃店,都已经开始盈利。此时撤离并放弃广州市场,真是会让人舍不得。
    而且,也没地方可撤。
    招人、买船,花钱、建设。忙碌的日子,总是会让人觉得时间过得飞快。
    可是略歇下来时,甄鑫发现,其实回到日月岛,也不过才半个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