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老二结婚

类别:都市小说       作者:用户淇淋     书名:命运风水
    高考说来就要来了。
    正式恢复高考是在1977年,这一年在12月的10日,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冬季高考的一年。
    到了1978年,高考走入正轨,全国统一命题,各省自主招生,并且时间定在了7月7日8日。当时高考就两天。
    然后一直沿用这个高考时间。
    直到2002年的年底,非典爆发,至2003年的夏季,当年把高考时间调理为6月7日,8日,9日,一直沿用到现在,让高考学子不受暑热干扰。
    在1979年,那年的高考,有一个特别程序,就是高考前有一次考试筛选,名曰:“预考”。
    这年“预考”的目的,旨在减少正式高考的人数,为正式高考的人力物力减少负担。
    这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就好比筛子筛米一样,分离一部分成绩差的考生。
    因为预考是在各本校的教室举行的,就是考试的模式是一样的,一个考生坐一个桌子,全程有本校的老师严格监考。
    这一通预考,至少刷下了三分之一的人数,考分非常低的高中毕业生。这些被刷下的考生,是没有资格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以免浪费国有资源。
    易隆喜就是有预考的这一年参加高考的。
    预考时间比高考足足提前了一个多月。
    易隆喜在这次预考中,考试失利,没能过这预考分数线,没能参加正式的全国统一高考。
    父亲易万达自认为是自己的三儿子没发挥好,坚决要三儿子复读一年,继续冲刺一把。
    易隆喜则觉得自己不适合读书,特别是物理课和化学课,真有点像听天书一样,完全听不明白老师在说什么。眼睁睁地看着物理老师讲课,是那么的全力以赴,易隆喜自己都觉得对不起老师的这一通详细讲解,还是一头雾水。
    本来就不愿意复读的易隆喜,被父亲逼着又去学校,人在教室里,坐着都浑身不自在,怎么都感觉别扭得很,学不进去的人,哪里还有什么动力可言。
    复读后的高考,这次没有预考之说,是真真实实地参加了一次全国统一高考。
    分数放榜的时候,依然如故,名落孙山的命。
    父亲易万达,因为二儿子上了大学,当然希望这样的鸿运继续,只可惜恨铁不成钢。
    为了让老三像老二一样,跳出农门,到广阔的天地去闯荡,易万达是豁出去了,又要老三回到老四的教室里。
    老四正上初三,初中毕业的最后一年。父亲易万达硬要把老三塞在老四的教室里,父亲也算是花费了精力。
    让老三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返学校,还得靠他的人脉关系才能进得去哟。
    要进学校的路,都是父亲给铺好的,易隆喜只需好好读,再考试就行了。
    为何要把老三送到初三班级呢?
    因为那一年有招收中专生的,可以从初三年级的毕业班里,挑出最好成绩的读中专。
    那是刚恢复高考的几年,各地高考招生都在摸索中,十多年没有高考,各个部门,单位都需要人才,包括即将新建的大型单位等,比如,医院,化工厂,学校……等等,凡是国家事业单位的,都需要一批人来就职上岗,所以就有在初中生中招收中专生,一两年的学习之后,直接输送到国家用人单位。
    这是特定历史环境下产生的特殊性质高考,这样的高考模式,也只维持了一两年吧。把急需用人的现状解决了,马上就取消了预考。
    父亲易万达就是因为初中生可以直接考中专,然后可以直接就职的规定,所以,才把老三送到老四的教室,弟兄俩同在一个班里。
    弟兄俩同时参加当年的特殊考试。
    考试结束后,达到最高分数线的是第一批次,读中专的。
    第一批次就是可以上高中的。
    这次考试结果是,老三易隆喜的分数可以上高中。
    父亲这才没有坚持自己的一贯作风,放弃老三继续读书的打算。
    老四易隆乐也考取了高中,虽然没过中专线,但是,高中既然考上了,就让他读呗。
    一通折腾下来,老三易隆喜最终得以告别学校,回家老老实实务农。
    老四易隆乐正常的读高中。
    易万达唯一的作法就是,孩子们该读书的一定要读,我做父亲的,没有权力剥夺孩子们的成长优势。至于考不考得上,是另当别论了。
    只要努力了,就不后悔,不给孩子留遗憾,也不让自己有愧疚。这就是易万达一贯的处世作风
    这老三读去读来的几年里,家里也在发生着变化。就像礼节在转变一样。
    老二大学毕业后,被一群律师事务所相中,直被招聘进入。
    因为女朋友的父亲也是律师事务所的重要人物一枚,易隆乐就提议去女朋友家里拜见岳父大人。
    这一步是逃不掉的,拖拖拉拉的,还不如早点见包公,有个实底。
    易隆安可不像一些男人那样,前怕狼后怕虎的拖延时间,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我易隆安才不会这样浪费自己的精力。是自己的,跑不掉,不是自己的,强要也要不来。
    不如来个痛痛快快。
    就抱着这种英雄豪迈之气, 要求女朋友带 他去见未来的老丈人。
    女朋友蒋明菊带着大学同学兼男朋友到家里拜见,父母在家好生安排接待。
    落座后,老人家也不管未来女婿什么人品,长相,只是聊学习,这一打开话题,自然聊到法律,一老一少聊得火热又投机,不亦乐乎也。早把各自的身份给忘了。
    一下子就成为了忘年交的那种关系。
    蒋明菊的母亲打趣说:“您女儿给你找了一个好知音了。”
    父亲笑得合不拢嘴:“嗨,我们上辈子就是一家人。”望着易隆安还补充一句:“孩子,有空常来啊。我们家的门,永远为你敞开着。”
    说得全家人哈哈大笑,满屋的喜庆。
    这第一次上门,可谓是收获满满,大局可定也。
    易隆安趁机介绍了自己家庭是农村,家中弟兄姊妹多等。
    老爷子没当回事,把手一摆,说道:“人,贵在有志。有志者事竟成。孩子啊,你前途无量也。”
    说的易隆安心花怒放,看来,我易隆安是世界上最难得的幸运儿。
    既然老丈人家不嫌弃自己,但是,总得弄一个像样的婚礼,把女朋友变成老婆吧。
    为了这个理所当然的事,易隆安特意回了一趟老家。
    这是毕业,正式工作之后回来的,家里像是接待贵宾一样,就连大哥易隆平也请假回家了。
    这一趟回家,可是家里的一大盛事一样。老三易隆喜本来在家务农的人,自然陪在二哥左右。老四易隆乐,已上高中了。最小的妹妹,在初中年级,成绩杠杠的。
    老二回来的机会很少,所以有贵宾级别待遇。了解了弟弟妹妹们的情况,又问了大哥的现状,家里,弟兄姊妹都大了。
    目前,除了两个在读书,都开始自食其力了,父母的担子也轻了。
    但是收入,还是停留在之前的状况,没有多大改善。大哥虽然有家室,大嫂都生了第三胎了,家里也要开支啊。
    看来,自己结婚的事,家里是帮不上忙了。
    到了晚上,老二易隆安才单独跟父母说了自己处了对象的事。
    母亲要儿子带回来,大家都乐呵乐呵一下。
    老二易隆安则说:“人家是个城里人。”母亲一下子就沉下了脸:“那城里人,娇贵得很,也不知道该怎么伺候才好呢。”
    老二易隆安又把去老丈人家里的经过,大致讲了一遍,这才取消了一家人的顾虑,一家人又露出了原来的笑容。
    老二易隆安趁机说了结婚的事:“我也老大不小了,大哥只大我两岁,嫂子都生了三个娃,一手牵一个还有多的,我也该结婚抱娃娃了。”
    说得爹娘哈哈大笑,母亲一下子又变了脸色:“这城里姑娘,得要多少钱办婚礼呀。”
    老二易隆安估摸着说:“人家父母都是领工资的人,虽然女朋友也有弟兄姊妹,但是,家里条件可比我们强百倍啰,这结婚,千儿八百的,哪里拿得出手啊。”
    对于种田人,千儿八百就是天文数了,还说这千儿八百拿不出手。母亲问:“安儿啊,你说得多少啊?”
    老二易隆安把右手先握成一个拳头,然后把大拇指从拳头中单独伸出来,右膀子一扭,表示一颗大拇指的数字。
    母亲小心翼翼地问:“一千?”
    老二易隆安摇摇头,一脸否定的回答:no。
    父母都睁大了眼睛,两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同时垂头丧气的样子。
    这是老二易隆安单独跟父母的谈话。
    继续聊了一会,气氛再也轻松不起来了。
    各自休息之后,两老开始商量老二的婚姻大事,最后老娘把一线希望停留在了老大易隆平的身上。
    他成家早,又没分家,媳妇娃儿们都是在家里吃大锅饭。他又上了几年班,手艺用得上,工资肯定也不少了。向老大伸手,既有现成的,又顺理成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