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页

类别:历史小说       作者:江若渔     书名:[红楼]黛玉成大宋团宠
    等黛玉到时,发现将军还请了欧阳大人、陆清舟和赵明诚。
    平远将军把亲眷和下人都支走后才说话:“我留在陛下身边的护卫传话来,说尚阳公主的肚子一天天变大,不似寻常未婚女子,怕是已有身孕了……此事关乎皇家体面,陛下又年幼不懂这些,我只好把大家召来商量一下对策。”
    黛玉的脑袋嗡嗡的,闺阁女子未婚有孕在这个时代是要被万人唾弃的,尚阳怎么如此糊涂!
    “此事可当真?太医看过了吗?”黛玉询问。
    “明面上尚阳公主没有看过太医,暗地里就不知晓。若是真的,只怕会沦为皇家丑闻,叫陛下颜面全无。”
    欧阳大人沉沉叹了口气:“贵为公主,怎可如此糊涂行事!不过当务之急,是要确认此事的真假,我们才好对症下药。”
    陆清舟:“欧阳大人说的是,依我看,不论真假,公主身边的赵竟都是不能再留了。自从赵竟回宫,尚阳公主行事就变得没有章法。”
    平远将军对陆清舟说:“我正有此意。只是赵竟从前是暗卫头领,是一等一的高手,普通人怕不是他的对手,所以我才请你来,由你暗中除掉他。”
    陆清舟:“遵命!”
    黛玉却有些担忧:“赵竟整日待在宫里,清舟哪有机会下手?”
    平远将军:“这个不用操心,总有机会将他引出宫来,只不过在此之前,我们都不能透露出风声,免得他加强戒备就不好对付了。”
    赵明诚:“那尚阳公主怎么办?咱们要对付赵竟,她岂会善罢甘休?”
    “对付尚阳公主只能由陛下出马,毕竟是皇室成员,我们动她不得。”欧阳大人表示,“再加上她腹中是否有胎儿尚且不确定,还需要秘密找个太医去把脉才好。”
    黛玉:“大人顾虑的是,这种事涉及公主名声,还是要悄悄进行才好。万一尚阳只是吃胖了显肚子,咱们还闹出笑话了。”
    平远将军:“这些事都要暗中进行,我今日同你们讲,是让大家心里都有个数。先帝留下了大宋江山,定要平平安安交到陛下手中。”
    众人都懂平远将军的意思,相约守口如瓶。
    正如平远将军所说,对付尚阳最好的人选是陛下,一来陛下年幼,尚阳对他没有防范之心;二来陛下尊尚阳是长辈,平日里对她很是恭敬,因此在尚阳看来不大可能会害她。
    这天,陛下设宴招待几位重臣官眷,宴席由尚阳公主负责操办。宴席之上,平远将军夫人观察尚阳的小腹是有些微微隆起,但并不能肉眼判断是否有身孕。她来之前,平远将军已经授意她要极力将尚阳公主灌醉,然后接去陛下寝宫歇息,到时自会有太医前去诊脉。
    陛下和平远将军夫人都知道这是一场局,请的是尚阳公主入瓮,旁人都是陪衬罢了。
    平远将军夫人也是将门虎女,为人豪爽,酒量也不亚于男子,因着在东京的好名声,在座的官眷们无一不向她敬酒。她正好趁势推脱:“要我说,各位夫人都该敬尚阳公主才是,今日这样好的席面可都是公主操办的。”
    众人附和:“是呀,是呀。”转头就都去给尚阳敬酒了。
    尚阳不好下这些名门贵妇的面子,只得一一喝了。她酒量并不好,几杯下肚已是满脸通红。平远将军夫人仍旧起身举杯:“公主贤德,妾身钦佩万分,妾身连敬公主三杯,愿公主福寿无双!”话刚说完,平远将军夫人就连饮了三杯,大气都不喘一下。
    尚阳自觉不能丢了自己的脸,叫别人笑她连个老妇人都不如,便也应了平远将军夫人的对饮之请,强撑着喝了三杯酒下肚。此酒性烈,尚阳已有些支撑不住。
    陛下年纪虽小,却也是能喝几杯的。他见尚阳被将军夫人灌得差不多了,自己干脆再添上一把柴,他举起酒杯给姑姑恭敬作揖:“为谢姑姑多年的看护之恩,朕特敬您一杯薄酒!”
    尚阳见陛下如此恭敬,心里很是得意,想着满座的官眷都该看到她才是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她接过陛下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只过了一会儿就头脑不清,有些东摇西晃了。
    陛下见状,就吩咐贴身的两个内官:“公主喝醉了,快将公主扶回寝殿歇息。”为了避免众人生疑,他又跟官眷们说道,“朕先将姑姑安置好,再来同夫人们对饮,有劳将军夫人帮朕招呼一下。”
    平远将军夫人:“妾身遵旨。”
    内官们早得了陛下的叮嘱,径直将公主扶回了福延殿。福延殿内,三名太医院顶尖的太医已经恭候多时。
    陛下将所有宫人全部摒退,只留了三名太医和自己在场。
    第93章
    三名太医逐一为尚阳诊脉,陛下心中很是不安,平远将军早已将事情的利害跟他讲的很清楚,这弄不好就是一桩皇室丑闻。
    太医们挨个向陛下禀明:“回陛下,尚阳公主已有三个月身孕……”
    陛下狠狠地瞧了一眼躺在塌上烂醉如泥的姑姑:“你们可都确定了?”
    “是,臣等三人愿意项上人头担保。”太医们都很坚定。
    陛下:“既如此,你们去给公主喂药吧……”
    “是。”
    太医们趁尚阳没有反抗能力,给她灌下了能使胎儿流产的汤药。经此一事,他们也知道了自己的归宿,这皇宫是再也待不下去了。“陛下,臣等三人请辞告老还乡,望陛下应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