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问锦衣卫,用李定国【第三更】

类别:历史小说       作者:灵灵吼     书名: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朱媺娖来成都一个多月了,自然是对周边地理有所了解的。
    她闻言不禁问:“为何不建在清水河或者其他离城池较近的河流边?”
    刘鳞长道:“正是因为清水河等河流离城池较近,或是环城,或是穿城而过,才不可作为兵工厂选址。
    一则这些河流上往来舟船更多,不方便截用水流;二则,生产军备等武器, 或有污水排出,容易污染河流,将有害于城内百姓。”
    朱媺娖听了满意点头,道:“行,那兵工厂就建在江安河畔吧。”
    刘鳞长道:“兵工厂建成之前,不必抽调城内军器局的工匠, 这些工匠技艺多在于制作盔甲武器,而非建造。
    监国先前既有废除匠籍、优待工匠的政策在, 府库也充盈, 完全可以从民间招募善于建造的工匠。
    此外,监国既有意组建工程营,可尽快落实此事,臣便可以调用工程营替代民夫。
    这样既可以节省开始,也能检验工程营之兵是否堪用。”
    听了刘鳞长这番话,郝光明、朱媺娖都不禁感叹,不愧是历史上以善工造留名的大臣,思虑就是周全。
    于是朱媺娖再次点头,“刘协理所虑周全,照准。”
    ···
    待刘鳞长离开了承运殿,朱媺娖又派人传召李振武、高胜奇。
    当初在来四川的路上,朱媺娖先是委任方正化为东厂提督,留意、收揽人手重新组建东厂。
    后来又任命李振武为南镇抚司千户,高胜奇为北镇抚司千户,有意以两人重组锦衣卫,且分别负责内外情报探查事宜。
    只是在任命后, 她分给两人的第一个任务便是去找曾英、杨展等人,重组锦衣卫的事才拖延下来。
    如今两人到成都已有半个多月,战事也告一段落,朱媺娖便想问问两人锦衣卫组建得如何。
    两人来到承运殿,听到朱媺娖的询问,便先后回答。
    高胜奇道:“奉监国之命,北镇抚司主敌境军情探查,以招募军中人员为主。
    但过去半月,一则战事紧张,将士们都在全心备战,二则各军将士对成为锦衣卫都有所抵触,故卑职目前只招募到了十二人。”
    锦衣卫名声不好,尤其是北镇抚司,高胜奇偏偏又需要招募军事人员。
    而之前成都方面军以红娘子部的农民军及地方军为主。
    高胜奇一时招不到足够人手倒也不奇怪。
    李振武接着道:“奉监国之命,南镇抚司主监察官吏不法之事,当从民间游侠、商贾之中招募人员。
    成都城内这类人虽多,但可堪一用的却不多,故而卑职目前也只招募了三十六人。
    另外,按监国指示, 原北镇抚司暗探皆有南镇抚司接管。
    在卑职对外宣布南镇抚司职能后, 目前成都城内已有十三名暗哨与卑职联络报备。”
    如此一来,算上李振武, 南镇抚司目前就是50人了。
    朱媺娖微微颔首,没说满意,也没说不满意。
    锦衣卫最初是由朱元璋设立的,起先是仪仗队,后来才被朱元璋当成监察官吏不法之事的特务机构用。
    之事在朱元璋晚年,锦衣卫做了不少恶事,声名狼藉。
    于是朱元璋就废置了锦衣卫。
    等到朱棣上位,不仅恢复了锦衣卫监察百官不法的功能,还进行了强化。
    他在锦衣卫之下设南北镇抚司。
    其中南镇抚司规模小而精,专门监察锦衣卫内部及军中不法之事。
    北镇抚司则负责军队之外的官吏,且拥有自行逮捕、刑讯、处决的权利,不必经过司法机构。
    因此,北镇抚司才是后世声名赫赫,为官吏、百姓所惧怕的“锦衣卫”。
    三月份,北京城破,主要人员、势力几乎都在京城的锦衣卫自然也跟着完了。
    朱媺娖接受郝光明的意见重组锦衣卫,却是将其职能做了改动。
    由南镇抚司负责监察官吏不法之事,并且只有侦探、搜集证据的权利,没有逮捕、刑讯、处决的权利。
    北镇抚司则负责在敌境内探查军情及其他重要情报。
    正因如此,李岩以及后来的龙文光、刘之渤、刘鳞长等人虽然知道朱媺娖重组锦衣卫了,却并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只有谁监察锦衣卫——自然是方正化提督的东厂了。
    ···
    李振武、高胜奇汇报完,将朱媺娖一时不说话,有点忐忑。
    这时朱媺娖才开口道:“北镇抚司找人的事不用太急,接下来这段时间可以在那些整编的大西军中招募一些。
    另外,在敌境探查军国大事毕竟危险,凡执行此类任务者,皆领三倍薪俸。
    若在任务中牺牲,抚恤金百两起步,并荫其一子入锦衣卫。”
    高胜奇听了立即拜谢道:“谢监国恩典!”
    高胜奇可是很清楚朱媺娖所说的这番待遇有多高的。
    三倍薪俸和抚恤金就不说了,但是牺牲后可荫一子入锦衣卫,就是颇大的恩典。
    因为明朝并没有明文规定锦衣卫南北镇抚司的官职可以传给后代,父死子继只是约定成俗而已,符合规矩的做法是从军中或民间招人。
    如今朱媺娖重组锦衣卫,肯定不会让父死子继的俗规继续,那么“荫一子”的恩典便颇大了。
    朱媺娖示意高胜奇起来,嘱咐道:“你招到人手后,当尽快向大顺军及清军中安插暗探,明白吗?”
    “明白!”
    朱媺娖又看向李振武,“你手下既已有四五十人,应该能做事了。
    接下来,监国府会查办成都府及周边的铁矿、铁厂。
    这消息瞒不住,一些人怕是会闻风而动。你们就盯一下此事,看官府中是否有阻挠此事的人。”
    “是!”
    ···
    高胜奇、李振武走后,朱媺娖带着费珍娥和一队亲卫来到西府,也即是军务处。
    今天已是八月十三,军队整编仍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李岩因为要负责与四川布政司等衙门沟通,选拔出一支能办理改革铁矿、铁厂的官吏队伍,因此这时并不在西府。
    坐镇西府的是红娘子。
    除此外,马科、刘镇蕃、李定国三人也在。
    值得一提的是,自整军开始,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三人每日都是分工做事,一人在西府听用,一人在城外巡视大西军各军营,最后一人则留在小院照顾张献忠。
    朱媺娖允许他们在张献忠伤势稳定后再搬出蜀王府。
    如今,张献忠的烧伤看起来是不会要命了,但一直昏迷不醒,八成要成为植物人。
    “参见监国。”
    西府中人得知朱媺娖驾到,都过来行礼。
    “平身。”
    待众人起身,朱媺娖便自然地坐到西府主座,问道:“如今整编进行的如何了?”
    这种正式的场合,红娘子并不随意,抱拳道:“回禀监国,东大营将士都已登记完毕,目前已由整训营的人接手进行整训。
    当下募兵营正在对北大营的降兵进行鉴别、登记,不出意外,明日应该就能完成。”
    朱媺娖听了微微点头,然后便说起她来西府的目的。
    “过两日政务处与督察处便会联合布政司衙门及地方衙门,对彭县、灌县、崇宁、崇庆州以及邛州的铁矿、铁厂进行排查。
    凡开矿者,必有护矿队,如今地方又多有贼匪,此番排查想要顺利进行,怕是需要一支军队协助。”
    说到这里,朱媺娖看向李定国,道:“就由李将军负责领军吧。”
    李定国闻言略感惊讶,随即就出列抱拳道:“末将领命!”
    朱媺娖又看向红娘子,道:“从接受整训的原东大营将士中选出五千正兵、三千辅兵,发放官军甲衣、兵器,交给李将军统领。”
    “是。”红娘子应了。
    她知道,这算是朱媺娖对李定国及其麾下将士的一次考验。
    同时也是不得已为之的事——原成都方面军本就不多,如果为了排查铁矿的事再派出去大几千人,那才会给成都造成安全隐患。
    反过来,让李定国和这八千原大西军将士去做这次任务,只要他们通过考验,就能早日任用,则能让监国府更快增加一支能任用的兵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