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宋元简单粗暴的理解,陈哲也只是笑了笑,没有在这方面和他过多的讨论。
有些胜之不武了。
还是给他留点儿面子吧。
于是又把话题拉了回来,“既然你都想好了,那就按你说的办就行了,其实呆在安阳也挺好的,很多事情上也确实方便得多。”
宋元嘿嘿一笑,“是吧,那就说定了哈,正好,既然我选择回来了,那么住的地儿就得麻烦你了……我觉得你们那个别墅区就挺不错的嘛。”
陈哲脸一黑,“滚蛋,那是给德高望重的一批老教授,以及后面引进高端人才准备的,你算是哪门子人才啊。”
宋元脖子一梗,“杨若若不就搬过去了吗?陈阳阳,可不能做那些媳妇上了床,兄弟扔过墙的事儿啊,那是要被指着脊梁骨唾骂的。”
陈哲气笑了,“这里面有个毛的关系,你这也太牵强附会了吧……不过,暂时还真没有你的份儿,先住在楼房里面吧,过个两三年,再考虑这个事儿。”
宋元这才晃了下脑袋,“这还差不多……对了,你再给我准备辆车子呗,过几天人一到,我不得来回的跑啊,有辆车就方便多了。”
陈哲这次倒是没推辞,“你直接去找浩哥管他要就行,他那边什么样的车都有,还包司机,省心又省力,方便的很。”
宋元眼珠子一转,“那正好过去和他聊聊,听说国泰城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第一批开业了,也不知道时间定下来了没有。”
陈哲撇了下嘴,“你对这个也有兴趣?不会还是惦记着那条独立院线吧?”
宋元很坦率的一笑,“要不然呢?我又不会去拿几个店面做什么小生意,瞄准的当然是那些影院了。”
当然了,惦记归惦记,这会儿的电影院线,可没有对民营企业开放。
所以,国泰这边的院线,也少不了会在相关单位挂靠一下。
当然了,本质上,国泰院线还是独立运营的,只需要每年额外上交一部分“承包费”就行。
而这条院线之所以能得到上面的默许,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因为国泰院线是李民浩出面协调的,他是股东之一嘛,责无旁贷。
而且,李民浩承诺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这条国泰院线,是完全按照数字化院线标准打造的。
而对于数字院线,国家也曾在去年的全国电影工作会议上,正式提上了日程,确定了为我国电影技术今后发展的突破口。
瞄准的,就是世界先进的电影数字制作技术,以及先进的技术设备。
但是,前景谁都看得到,能不能做到,什么时候可以落实,还是要看实际情况的。
毕竟,数字电影还处于萌芽期,在国内搞数字电影,就不得不面对资金投入、设备折旧率高、工作人员素质整体提高这样的问题。
因为巨额资金的投入,势必要引进资金,那么如何实现商业回报进入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就成了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
而当前国内电影市场的低迷,很显然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另外就是人才问题了,国内缺少既懂艺术又懂技术的人才,缺少像制作总监这样的高级人才,也无法进一步形成数字化电影企业之间的协同化合作。
所以,国泰院线出现的很是时候。
不需要上面投资,只需要政策上的允许和支持。
完全可以当成一个实验项目,在数字化电影的发展上,试着趟出一条出路。
至于是成是败,其实都是宝贵的经验。
毕竟,失败了可以加以引导调整,吸取教训,成功了更好,可以提供更为详实的全面启动佐证,确保落实数字化电影的政策实施。
也算是一举多得了。
所以,上面没理由拒绝这样的提意,直接开了绿灯。
而对于陈哲而言,他当然更清楚这种大形势上的未来趋势。
不远的两年之后,《星球大战1:幽灵的威胁》就会进行首次的数字化商业放映,从而开启数字电影的新纪元。
而电影的信号,就具备了直接数字传送和放映的可能。
这意味着,原来电影发行中的拷贝复制、储存、运输、回收等巨大的发行费用,就可以直接减少90%以上。
也意味着用数字摄像机拍摄的画面,或者完全用计算机生成的数字电影,就不用再为了拷贝发行,而进行磁转胶扫描。
而数字放映,也不会刮伤拷贝,不会因为放映太久而褪色变旧。
在这样的前提下,电影也就具备了与其他新兴媒体一样的实时互动等特点。
而当前,glv投影放映技术公司、太平洋贝尔、德仪等公司,在香江四维的推波助澜下,事实上已经具备了从技术系统到电影放映机的实现条件。
只不过在传送方式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而已。
所以,陈哲可不想国泰院线刚成立,就可能面临更新换代的尴尬处境。
而一步到位,就成了他唯一的选项。
他之所以通过香江四维,在后面推了一把德仪几家公司的研发进程,同样也是为了第一时间,享受到某些方面的便利。
比如,可以最早拿到试验机以及相应的设备什么的。
自己也完全可以在接手后,进一步的做出调整和改进,尽可能的满足放映的条件。
这也是他们之间求之不得的条件,所以双方一拍即合,一直配合的相当默契。
而这次国泰院线的成立,就成了其中的一个实验性质的项目。
所以说,陈哲抓的是时机。
而宋元看中的,则是电影发行的渠道。
对于这一点,陈哲心知肚明,对于哥们儿的心思,也没什么意外。
所以,也很直接的说道:“那你现在可以放心了,别的不说,赶在你这部电影上映之前实现全面营业,还是没有问题的。”
宋元果然眼睛一亮,“哈,那就太好了,倒是省了不少事情啊,果然给力哈。”
他是学导演的,对于业界的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当然保持着持续的关注。
从1993年取消计划性的统购统销;
到1994年,进一步明确电影制片厂可以直接进入市场,向省市发行放映单位发行影片;
再到前年打破了原16家制片厂的垄断,放开了出品署名权;
今年也终于发布了,向电影局申请故事片摄制许可证的试行规定。
这是国内制片体制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可以说这样的改革,也为行业在吸引资金和人才,以及电影制作上,都提供了舞台和机遇。
总之一句话,他正式踏足这一行业的时机,其实还是很不错的。
第一部电影就享受到了制片、发行、放映三位一体的红利。
已经算是相当可以了。
还要啥自行车!
国泰城首批先后开业的,就有19家之多,而且也以经济发达城市为主。
而且,依托国泰城的这条电影院线,可不是那种单银幕大厅电影院,而是多厅设计,这19家影院的银幕数,就足足有小200块。
而当前国内一共有多少家电影院呢?
这个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估计差不多在3000家左右,但是有票房收入的,应该不足2000家。
而这些影院,大多数还是那种单银幕的大剧院。
从这个数据上就可以看得出来,这200块银幕虽然放在后世毛都不算,但是放在90年代,还是很能打的。
去年初成立的景北新影联,也不过18家电影院。
它们在2003年时拥有72家电影院,但是银幕数都还仅仅只有145块。
所以,千万不要小看这区区的200块银幕,还是很能唬住人的。
要知道,今年开启国内贺岁片档期的《甲方乙方》,可正是依托这18家影院,用一个月的时间,在景北拿下了1050万票房的成绩。
所以,即使多厅设计的电影院,在运营成本上要高得多,但陈哲还真不是太在乎。
他要的是品牌和影响力,是培育市场的时间。
他要的是不让未来几年的电影市场低迷期,再次上演。
他要的是让国内电影市场和香江电影市场,可以实现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