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试验工厂的作用

类别:言情小说       作者:方格化石     书名:1995之未来不是梦
    除了神州电脑之外,整个理工学院和研发中心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了整体的搬迁上。
    是的,趁着春节之前的时间,研发中心已经提前暂停了今年的所有在研项目。
    争取在年假之前,把所有东西都搬到虎须岭的科技研发中心那边去。
    当然了,也包括整个工业学院的搬迁。
    而以后,工业学院也将正式更名为安阳理工学院了。
    不管是新的研发中心,还是新的校区,那真的不是原有的老校区所能比拟的。
    因为真的毫无可比性。
    新研发中心这边,还是没有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而是仅仅在前面加上了“科技”两个字。
    科技研发中心目前能投入使用的,还仅仅只是那栋主楼,也就是有限对外开放的一些常规实验室。
    虽然说是常规实验室,却是严格按照高规格的标准,依据实验室系统工程的要求,去建设的。
    放在这个年代的国内,那绝对是亮瞎眼睛的存在,各种见过的没见过的,听说过的没听说过的高端仪器和设备器材,可谓是应有尽有。
    别说那些刚毕业,或者还没有毕业的新人了,就是那些老教授,都对着这些东西差点流口水呢。
    别的不说,单说那套超高速脉冲激光光谱装置,就不是百万美元打的住的。
    就更不要说,这里比它更多的设备和仪器,可谓比比皆是了。
    很多人都严重怀疑,那些国家实验室,是不是也就是这个配置规格呢!
    却不知道,其实这些玩意儿,在陈哲的眼里,都属于古董级别的存在,三两轮更新迭代之后,估计也就差不多淘汰掉绝大部分了。
    所差的,无非就是自己还没有搭建起那个让自己大展拳脚的平台而已。
    当然了,这个平台,很快就要起来了,那就是这边的试验工厂。
    它位于主楼的背面,属于实验室的配套工厂,算是从实验室到实现工业量产之间,一个过渡性质的微型工厂。
    这些试验工厂其实只是实验室的一个延伸,以实验性质为主。
    而一般通过试验工厂的产品,就肯定是已经完成了商业化量产的,就是可以直接推上市场的那种。
    可以算是一种试生产。
    因为很多生产工艺或者配套的新型生产设备,都会从这里走向真正的工厂。
    不久之后,那批托东芝购置的高端设备和精密机床,就会安置在这里。
    等把它们全部安装调试完成了,就等于是陈哲买到了鸡蛋。
    然后,就可以把这些鸡蛋给孵化成小鸡,陈哲再通过优质的饲料和养殖,让它们产下更优良的鸡蛋,进而孵化出更高品质的一批批小鸡。
    一个大型的养鸡场,就基本上成型了……
    陈哲现在,对于自己未来的“大型养鸡场”,还停留在设想和概念上,但规划还是很合理的,最起码,他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因为这一批高端设备和精密机床,很快就能完成它的第一次孵化……
    当然了,他首先需要搞定的,还是安装、调试、试运行。
    杨若对于陈哲的自信满满,颇有些顾虑,“真不需要联系人家的工程技术人员啊?你可想好了,开弓可就没有回头箭了。”
    陈哲呵呵一笑,“安啦,之前引进的那套短流程的炼钢设备,不也是我亲自下手搞定的,现在运转的不知道有多好呢!这就是实力了。”
    杨若撇嘴,“电弧炉、炼钢设备和高端的精密数控机床,可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你可不要玩呲了啊。”
    按照行规,这种精密机床的安装与调试,是必须配备原厂的工程师,亲自指挥安装的。
    这和以后的养护,甚至是出了故障什么的维修,都是一脉相承的流程。
    而任何一个细节上,没有人家工程师的签字认可,就等于是自动中断了后续的服务提供。
    也就是说,你不让人家来安装,那以后出了什么问题,可就不是人家生产方的责任了。
    所以,万一出了意外,如果再需要人家插手,那就不是同样的待遇了……
    对此,陈哲只能继续呵呵两声,开始检查各种服务器、数控机床柜、工作台等相关的设备。
    然后指挥着一批壮小伙子,把设备的层面材料,一个个点对,做好安装的准备工作。
    这里面,会涉及到滑轨和各滚动面、接触面积的防锈建筑涂料清理整洁,以及机床构件包括数控机床柜、电气控制柜、立杆、数控刀、机械臂,甚至是定位销、精准定位块等元器件。
    另外,输油管、支气管、电气接线图随和、液压机管路图、保护罩壳等,也得准备好。
    精密机床的安装,相较于普通机床设备的安装,其标准和要求无疑都要高得多。
    所以,今天过来围观的,可不止那些理工学院的老师和教授,还包括了很多主动留下来勤工俭学的大三大四的学生。
    这是最好的现场教学,可以脱离书本,用实例一步步把所涉及的很多相关知识,一点点结合实际步骤,给讲解清楚。
    而这样的效果,肯定要比站在讲台里用嘴和笔去讲解,要明显的多。
    别的不说,一个最基本的地脚螺丝和垫块精调机床床体的水准,万一找不准,将会为立杆、溜板、操作台带来怎么样的影响?
    如何通过水准的找正,观察各坐标全行程安排内机床的水准转变状况?
    如何相对应的调节机床几何图形精度,使之在尺寸公差范畴以内?
    调解时,是以调整垫块为主导,还是可以必要时,略微更改滑轨上的镶条和扭矩滚轴?
    ……
    这样亲自动一下手,然后把相应的知识点一对应,其印象是否深刻,就一下子突显出来了。
    所以,这会儿随着安装步骤的一点点展开,现场直接成了陈哲一个人的舞台,别说那些学生了,老师和教授都听的十分认真。
    这种精密机床,他们这些人其实能亲手接触的并不多,机会难得,怎么可能轻易错过。
    陈哲也不介意秀一把。
    开始从安装角度谈到接下来的调试上。
    讲如果调节机械臂和主轴轴承、数控刀的相对位置,手动式方法如何逐层开展数控刀片的互换姿势,怎么查验抓刀、上刀、拔刀等姿势是否精确适当。
    调节中,选用审校检验开展检验,有偏差时如何调节机械臂的行程安排,或挪动机械臂橡胶支座的数控刀部位等。
    甚至会提到工作中橱柜台面上用多少的容许符合,开展数次全自动互换姿势,在做到恰当准确无误后,要使用多少丝把相关螺丝拧紧……
    站在外围的杨若,看着中间的陈哲,一边熟练的操作着,还一边口齿清晰的讲解着,完全沉浸在了某种氛围里。
    那种挥洒着满脸自信,以及洋溢着一身从容的样子,给人的感觉,真的很不一样。
    看看那些围着他,全神贯注倾听他讲解的一群人,可比当初在景北时,给国科院那些人上课时的教授专家,要虔诚的多了。
    不是因为陈哲是科技研发中心和安阳理工学院的当家人。
    仅仅是因为他这会儿毫无保留的传道授惑解业而已,就是这么简单。
    杨若虽然听起来相当的晦涩难懂,毕竟,她学的也不是相对应的专业,却不妨碍对于这种师道传承上的欣赏。
    更不要说,那个主角还是陈哲了。
    与有荣焉啊有木有?
    陈哲那边从拼装到安装,再从调节讲到试运行,接下来,就是在一定负荷或满载下,开展较长一段时间的自启动磨练了。
    在这段自启动期内,不可产生除错误操作造成之外的一切常见故障。
    然后还要完成对数控机床设备以及和它搭配的走刀、主轴轴承伺服电机推动模块的工程验收。
    包括性能的检验,也就是主轴轴承系统软件的性能,走刀系统软件的性能,全自动换刀系统软件、电气装置、保险装置、润滑设备、气液设备、各种附设设备的性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