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舒竟然就这么离开了论道舞台。
算起来,从论道开始到现在,时间也仅仅过去了差不多一个时辰,这么短,是不是也太对不起那些花银子买票进来的观众了一点?
如果有可能的话,大家恨不得这场论道一直能延续到下午或晚上。
可现在师舒竟然撂挑子了!
对此,大家能说什么呢?
“竟然就这样结束了?这师舒也未免太让人失望了一点吧?”
人群之中, 沈颢忍不住颇为失望地低声向他的父亲,五兵尚书沈俭沈大人抱怨了起来。
“呵,师舒也就是徒有虚名而已!”
沈俭愤愤地回了一句。
这场论道,若是说有谁最希望郑经落败,那自然是非这两父子莫属,可他们没想到,自始至终, 局面始终呈现一边倒的态势, 始终是师舒在问, 郑经在答,并没有势均力敌的激烈辩论。
现如今,师舒竟然还就此草草退场,这又岂能不让他们失望?
这不是就此成就郑经那竖子的名声吗?
对此,两父子十分不甘,但此时却又无可奈何。
在场的其他人倒不是这么想的。
从论道本身来看,这场论道其实谈不上有多精彩,并不像报纸上所登的那样,属于百年难遇。
可是从内容上来说,又不能说这场论道不值,毕竟亲自听三绝公子创立**论,将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通通否决,这等大事上千年都未必能遇上一回。
因此,非得说大家有什么遗憾,那就只有时间实在是太短了一点。
那接下来怎么办?
全场都把木头投向了还在舞台之上的郑经和张籍。
此时的郑经是一脸的平静。
对他而言,师舒就此退场算是在他意料中的事, 他之所以把**论给当众抛出来,其实就有想让师舒知难而退的意思在里面。
要是他连**论都抛出来了,师舒还有脸来继续考究他的话,那他只能说,这老家伙实在是太不要脸了一点。
想要来考究我,得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
这才是他想通过这场论道来达到的目的,以免在自己扬名之后,天天都有人想找自己论道,那样真会把自己给烦死。
现如今,目的算是达到了,因此他静待张籍的安排。
这可是把张籍给难住了。
正常来说,如果只是一场普通的论道,那当一方主动认输退场的话,那没啥好说的,他这个主持人宣布结束即可。
可问题是,现在这场论道,来观摩的不仅有朝中文武百官,还有太后等一干宫里的贵人。
此时他就在想,假如他就此宣布结束, 而太后还觉得不过瘾的话, 太后会不会不开心?
肯定会。
因此, 他并没有草率地宣布论道就此结束, 而是在等太后的旨意。
明远楼之上。
此时的孙太后,也正讶异于师舒的提前退场。
对于这场论道,太后又有啥评价?
这郑经着实是厉害,面对师舒的刁难,一一从容应对不说,竟然还当众创立了**论,其论述之精妙,连她这个外行都听得津津有味,连连惊呼很有道理。
从这一点上来说,她是极为满意的。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她又是极为不满意,那就是师舒的提前退场。
要知道,师舒可是皇宗学的实际负责人,几乎整个皇室的后辈,都是由他负责在教导,现如今,他就此草草退场,这让孙太后怎么想?
谷店
“伯容,仲平,这梓文先生怎么就此退了?难不成他的学问是浪得虚名?”
她忍不住问起了陪在她身边的德王爷和太子陈仲平来。
“这倒不能说梓文先生浪得虚名,而是这郑浪之实在是太过于厉害,梓文先生不是他对手也实属正常。”
德王爷还算是厚道的,立即就替师舒开脱起来。
“哦?怎么说?”
孙太后皱起了眉头问道。
“其实浪之最为厉害的,并不是字词曲三绝,而是论道,至今为止,跟他论过道的厉害人物其实并不少,前有诸糅真人和阮留之,后有卢勋、张籍、骆斐等,但无论是谁,在他面前都没有还手之力,连之言先生都说,他是儒道双精通,才学世间罕见。”
德王爷又解释道。
毕竟是长期呆在郑经身边之人,对于这一点,他确实是最有感触的那一个。
“这么厉害?”
孙太后惊问道。
“确实厉害,他和诸糅真人的论道,我是亲自在场的,当时连诸糅真人也像今日的梓文先生一般,只有问的份。”
陪在一边的德王妃也出声了。
接着她又说道:“还有,这**论,其实也不是浪之今日首创,早在泗州事,他就当着卢勋的面提出了这一论述,当时,卢勋也只有听的份,提不出任何质疑之处。”
“这样啊……”
这夫妇俩这么一解释,孙太后倒是稍稍原谅了师舒。
只不过她还有话说。
她立即又问德王爷:“既然郑浪之有如此大才,你又为何不将他举荐给伯宗,让他对其委以重任?”
德王爷连忙回道:“此时皇兄已经知晓了,皇兄的意思,是让浪之先在民间养养望,等他明年参加完科考后,再名正言顺地对他委以重任。”
“哦,这样啊……”
孙太后立即又转向了太子陈仲平,吩咐道:“仲平啊,既然这郑浪之如此大才,你可得好好珍惜。”
“是是是,皇孙谨遵吩咐。”
陈仲平连忙回道。
其实此时的太子也心里百般的不是滋味。
对于郑经,陈仲平又是怎么看的?
相当复杂!
对于郑经的才学,陈仲平也是极为欣赏的,但欣赏之外,也有一丝妒忌的成分。
要知道,从年龄上来说,他跟郑经相差并不大,而他平日里也自诩是有才之人,可一旦遇上郑经之后,他却发现,自己那点才华跟郑经相比,实在是差得有点远。
如此一来,像让他不妒忌都很难。
而最为关键的是,他跟郑经的第一次见面,就被郑经给讹诈了。
这让他很是不甘心。
心里一直过不去。
也正因为如此,对于这场论道,他内心是站在他的老师师舒那一边的,甚至当太后准备接见郑经时,他都以替老师打气为由去了师舒那边,以避免跟郑经再次见面。
谁知,他的老师竟然是那么的不给力,就此让郑经轻松获胜,得到了名扬天下的机会。
“那就这样吧,吩咐他们散了吧。”
孙太后终于下达了懿旨。
一场号称百年难遇的论道,就此草草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