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锐军兵临西安,大哥对那冯恺未有半分招抚,而是选择听信吴三桂之言趁其立足未稳四面冲营,最终损兵折将,更是一战溃了蒙古士气军心,让蒙古人畏武锐军如虎,致有反噬之败, 不知大哥可曾后悔?”
阿济格楞楞的看了看多尔衮,旋即哈哈大笑道:“我对那冯恺几乎一无所知,只是听了吴三桂言说才知道此人何等胆大包天,此人盘踞川西,厉兵秣马长达四年之久,此番趁崇祯殉国之际,悍然将蜀王扶上傀儡之位,自己则率大军出川,一战便要了大明积年老贼张献忠的命。
兵抵汉中之后又盘桓数月,坐视我大清兵困西安,攻打潼关,此贼很显然是想要坐看我大清与李自成拼个两败俱伤,他好从中渔利,直到李自成已然岌岌可危,为了不让顺军溃兵四散,故而提兵而至,你觉得拥有这等枭雄心性的贼子会接受我大清国的招揽?”
多尔衮摇头道:“不会,但是未必没有机会以离间分化之计拉拢其部将领,甚至还可以从长计议,让武锐军先和顺军厮杀一场,不要忘了,我大清入关打的旗号可是为崇祯皇帝复仇,而冯恺扶蜀王为傀儡,至少在当前还是大明的法统, 那他和李自成之间便是不共戴天之敌, 我们与他之间有共同的敌人李自成,未必没有合作的可能。
如果能促成武锐军和西安守军之战,那么至少也能衡量出武锐军真正的战力,如此一来我大清有了防备,何至于葬送整个西路军。”
阿济格长叹道:“推诿避责是汉人的长项,我追随父汗南征北战,半生经历恶战不计其数,胜就是胜,败就是败,没什么好说的,我乃大清西路军主帅,如今西路军遭此大败,罪不在他人只在我一人罢了,朝中要如何处置,我没有半句怨言。”
多尔衮冷笑道:“以兄长之罪判死理所当然,可兄长可曾想过,你死了,弟和多铎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局面?”
阿济格沉默。
“豪格,阿巴泰, 巴布泰他们这些日子在朝堂上上蹿下跳,一个个想要置兄长于死地, 进而好削弱弟之威望,再一步步蚕食弟之势力,让拥护弟之王公生出兔死狐悲之感,届时他们在蜂蛹而上,将弟和多铎啃噬的血骨不存,如今的大清朝堂处处算计,步步都是陷阱,弟虽为摄政王,看似权倾朝野,可谁又知道弟是在如履薄冰,生怕在自己的手上葬送父汗,先帝的万世基业。”
阿济格呵呵笑道:“十四弟和我说这些是何用意?我乃战败之将,是生是死,是削爵还是圈禁,对于我个人而言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武锐军,是冯恺这个大敌。
父汗当年以七大恨起兵伐明,四哥在位这些年心心念念想的都是踏入山海关,从而让辽东和中原之间成为通途,但是千算万算,谁又能料到,两代帝王未能完成的伟业最后竟然在福临这个娃娃身上得以实现,更是成就了十四弟的绝世威名,当真是造化神奇,不得不服。”
多尔衮冷哼道:“汉人有句话叫做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大明王朝垂三百年江山到了今日已现必亡之兆,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之流不过就是草寇,焉能染指社稷,而我大清以十三副铠甲起兵,数十年征战方有如今气象,安能说是侥幸。”
“冯恺呢?他算草寇还是巨贼又或者是……王者?”
多尔衮沉声道:“能以微弱之代价击溃兄长所率的西路军,冯恺此人当得起豪杰二字,这些年能蛰伏川地,死死隐忍,等到时机合适一举出川震惊天下,更是当得起枭雄之称,但是王者,他还差的远。
顺天时,得天命,能御万民者方能称之为王者,在如今这个时代,舍我大清其谁!
那冯恺只不过是倚仗火器犀利,能杀我们一个措手不及罢了,然而仰仗外物,以巧取胜岂是王道,我大清这次吃了这么一个大亏,却也未伤筋动骨,何惧来哉。
本王已经征集数百能工巧匠,用不了多久就能仿制出同样的火枪,届时我大清也组建出一支纯火器军队,如此便抵消了武锐军的优势,冯恺没了火器优势,他拿什么和我大清一决雌雄!”
阿济格道:“我之败,不在于轻敌,而是在于对冯恺对武锐军了解的太少,以至于第一战就吃了巨亏,后来我也细细打探过这个冯恺,已然可以断定此人绝对是百年难遇的一代枭雄人物。
此人看似胆大包天,实则谋定而后动,他在成都的所作所为,目标极其明确清晰,甚至于他连崇祯会死在乱匪手中这一步都被谋算好了,否则不可能在崇祯一死就立即扶了蜀王登基,用名正言顺的方式来承继大明的皇统。
我猜测他之所以蛰伏在四川没完没了的练兵,甚至顶住军中不出兵所带来的怨气就是为了等崇祯死,因为只有崇祯死了,只有蜀王上位,他才能名正言顺的拥有大义名份。
汉人最重视讲究的就是名份,所谓师出有名就是这个道理,拥有了这个名份,他就能打着皇帝的名义轻轻松松的接收各地的州府,哪怕这些州府的官员明知道冯恺的狼子野心,明知道冯恺就是现世的司马昭也没用。
因为冯恺给了这些官员一个说服自己投降……不能说是投降只能说是投靠冯恺的理由,至少他们归顺的是新帝,就算不上是贰臣。
能未雨绸缪到这等地步,十四弟以为他冯恺会不知道武锐军最大的优势和劣势?他会不知道一旦让我大清拥有一支火器军队会对武锐军造成什么样的冲击,他会给出时间让我们造枪造炮,再和他决一死战。
十四弟的睿智,整个大清无所不知,无所不晓,难道堪不破其中道理?
武锐军拥有至少五百门火炮,所谓的坚城雄关在他眼里根本算不上什么,一旦他突破潼关进入山西,很快就能一路势如破竹杀到北京城下,届时十四弟觉得自己能造出多少火枪多少火炮,能让多少大清勇士熟练使用新式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