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历史的常态

类别:历史小说       作者:君子寡言     书名:暴唐
    当年这些野蛮人洗劫圆明园,获得的东西简直是难以计数,所获得的利益更是让几代人都一直过着豪富的生活。而自己抢劫的东西,就有数这点儿破铜烂铁,金子纯度还不高。还有好多大弹簧厂买过来的东西。不是高档的。只能算中低档的东西。嗯,
    运回去还不够那点路费呢。
    东西都洗劫完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一名武将过来叉手行礼道:“启禀陛下,请陛下移步到城堡外,这座王宫是石头建筑,无法焚烧。臣等决议炮轰王宫。将这里摧毁成废墟。”
    李承乾沉着脸:“多轰几炮!”
    洗劫不到什么东西,破建筑烧还烧不了。李承乾心里这股火就是撒不出去。
    34000人毕竟人数太少,而且肯特王国虽然抵抗力量非常微弱。但李承乾稳妥起见,每一股部队都不少于3000人。直到半个月后,肯特王国的全境才被彻底清扫。
    肯特王国国王以及两名大贵族,带领一千多人投奔邻国。15万人已经有5万人坐船向离耳洲移民,另有10万人正在向着国都地区转移。
    这时候薛仁贵带着1万军队以及五万原法兰克王国地区的移民过来。
    薛仁贵看的已经被移平为废墟的王宫,嘴角抽搐了一下。早就感觉比以前还要搞事儿,陛下对这个岛屿上的原住民充满了厌恶。果不其然,一个石头的建筑都不想让他存在。
    不过虽然如此,还是笑着说道:“这一项倒是省事了,我本身瞧着这种纯石头的建筑就别扭。生冷空旷不说,一点儿都不美观。”
    李承乾一副你说的很有道理的样子:“朕本来想着将城堡里所有建筑全都摧毁。但想着毕竟都是石头的,没准你用的上。”
    薛仁贵说道:“搁我这里也是准备拆了。而且这里距离海边儿有一点远,作为港口城市不太合适。只能先凑合着,当做一个小村庄的。港口那里我再单独建立我和仓储区以及一座小城镇。”
    李承乾笑着点点头,问道:“对其他地方还满意吧。”
    说到这个问题,薛仁贵脸上不由自主的露出笑容。他对这里很满意,或者说非常满意。
    英格兰这个地区曾经被罗马帝国占领过,为了控制,这里曾经进行过一些移民。使得英格兰岛的居民人口达到将近200万。这么多人口在这座岛上生活,必然会对当地的农业建设起到深远的影响。
    就以薛仁贵登陆以来所看到的情况,城堡周围有有成片成片的良田,这些可不是那种说丛林或荒草地待开垦的地方,是真正土地肥沃的良田,甚至于良田里面现在还种植着庄稼,就等着过几个月之后,自己直接收成。
    英格兰岛上七个国家将近200万人口,在这里生活,生活物资要自给自足。所以可以预见到的是,这里面的良田是可以养活200万人口,而且这些良田现在都种植的庄稼。也就是说薛仁贵来了之后,什么都不用干,到了收获的季节,直接收获粮食就行了。
    粮食只是其一,而英格兰岛这里的人口密度比较大,所以道路状况呢也是比较良好。虽然没有什么水泥之类的硬化道路,但是道路我基本平整的工作还是可以直接省下来。有些地方按照现有的土路,直接打上地基,铺上水泥,就可以直接建造成御道了。
    除了粮食和道路以外,这里的建筑方式大多都是石头的,而且每一个贵族的领地都有一座城堡。
    有些城堡可以保留其围墙,有些城堡拆了全都是石头,直接可以用来建设围墙和打地基。所以建筑材料这一块要省心不少。
    李承乾和薛仁贵都是第一次登陆英格兰岛。之前李成田帮助他做的规划,这两人实地考察后,做出了一些微弱的调整。首先大方向是不变的,这个国家将以农业为基础,船舶,远洋渔业将作为重要辅部分。毕竟在这里建国之后,这个国家属于孤悬于大陆之外。必须通过海上交通取得相应的联系。同时英格兰岛和苏格兰岛将这个国家分为两大部分,也需要通过传播,将两个岛屿紧密联系起来。
    刚刚确定好整体规划,鸿胪寺把官员进来禀报:“启禀陛下,萨塞克斯王国派遣特使,携带肯克王国国王的头颅觐见。”
    “要投降吗?”李承乾微微沉吟一下,“告诉他。不见也不用谈,也不需要他们表达自己的诚意。”
    鸿胪寺的官员走出去和对方交涉,片刻后,外面传来大声的呼喊声。没一会儿,对方对鸿胪寺的官员派人哄走。
    鸿胪寺的官员进来回禀道:“启禀陛下,来人是萨塞克斯王国的王子。他想咱们表达的意图是萨塞克斯王国完全投降,希望能换取大唐皇朝一个贵族爵位。臣斗胆做主将他们直接轰走了。”
    还想换取一个爵位?做你的青天白日梦!大唐的绝味到现在都已经是非常珍贵,更何况是在以后没有什么战争的情况下,要想获得大唐皇朝的爵位,简直是难如登天。
    “果然是投降。”李承乾叹息一声,心情有些复杂。
    后世一些拿着国外钱的所谓公知们,裹挟许多没有脑子的人,做出来的事儿,实在是让人心寒。
    你看看人家塞萨克斯王国的国王,还没打呢,就开始投降。
    后世的时候,只要是网络上出现的关于慈禧向八国同时开战的内容,底下都是一片嘲讽。慈禧好歹是敢开战,虽然打不过了,立马认了。至少要有开战的勇气。慈禧开战了,遭到一大堆嘲讽。慈禧不开展直接议和肯定也是一大堆嘲讽。
    还有说慈禧将海军的军费挪做给自己祝寿了,有没有脑子?慈禧虽然没有见识,但她还知道军费不能随便动。结果被一群人糊弄的将那3000万两银子在昆明湖里抓两只船训练海军。
    还有什么给李鸿章洗白的,真的是恶心人。
    李鸿章同志建立兵工厂是为了发展现代军工产业吗?是为了更好的搂银子吧!
    如果不用,他踏踏实实的好好做事儿,不用什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要做事儿别太过分,甲午海战也不会那么惨。
    朝廷拨下来军费训练海军了,结果军费被贪墨了,海军没有什么实弹训练的机会。
    而且国内兵工厂,炮弹,子弹等等消耗物品的价格比从国外直接进口的贵三倍,这里面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到底贪污了多少钱?臭弹率是他们的三倍,是不是好好做事儿,是不是好好搞研发,多少年过去了炮弹和子弹的合格率低的令人发指。
    甲午海战的时候,北洋水师那是敢打敢拼,但是奈何作战水平不高啊,平时根本就没有实战训练过。如果平时没有人贪墨军费,他们正常的实战训练会是什么结果?
    打一发炮弹是臭弹,打一发炮弹是臭弹,动不动还炸膛了。
    可以说北洋水师如果按照正常来讲,平时进行实弹训练。真正发生战争的时候,又是合格的炮弹。别的不敢说,至少和倭寇同归于尽还是能做到的。
    李某贪了4000万两银子,上上下下,其他人呢?是这个十倍。四亿两银子,到底将这个朝廷祸害成什么样子?
    虽然那个朝代够扯淡,但李某人更是罪大恶极,可以说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之一。结果后世许多人要为他洗白,一帮不明真相的人摇旗呐喊。
    看看现在,人家塞萨克斯王国,还没打就投降,这才是历史的常态。
    【作者题外话】:求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