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都在为生活奔波

类别:言情小说       作者:怒放的桔子     书名:古代逃生日常
    她话音刚落,徐志扬匆匆忙忙的赶了回来,未进门声先至,“娘,娘~”声音高亢里带着兴奋,一看就是有好事。
    他抬脚迈进屋里又叫了一声“娘~我今天……”
    “毛毛愣愣的,没看着你姜婶啊!”徐嫂含笑打断他的话, 徐志扬这才注意到姜婶也在,“姜婶~”他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光顾着高兴了,没看着你。”
    “什么事这么高兴?”杨丹玉笑问:“志扬一向稳重,能让他这么兴奋的肯定是好事。”
    徐志扬毕竟年轻,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得意,“娘,徐婶, 我今天画了个样子卖给银楼, 得了一百文。整整一百文。”
    “什么样子?”二人惊讶的对视一眼同时开口问他。
    “就是然然说,我不是会画画嘛,她说我可以试试去银楼或者绣庄看看,要是能画出好看又新颖的样子一样能赚钱。关键是这个我擅长啊,又没有什么本钱,我就去了几个银楼转了几圈,心里有了数,然后挑了个小一些生意一般的银楼,给他们画了个首饰样子。”
    他毕竟是年轻人,一个人就赚了一百文,心里不免有些骄傲。
    徐嫂高兴极了,“真的?哎呀我儿子就是能耐。不过你得好好谢谢然然,要不是她提醒,你也想不到这儿。”
    杨丹玉嗔道:“谢什么也不是外人。这也是志扬会画,你要换了我家然然,那画的东西谁肯要?”
    她又提醒他们:“下次我再画让你爹你娘陪你,他们懂生意, 那花样子要是难得的, 说不定能卖更高的价钱。”
    徐志扬连连点头:“我知道,我就是想试试水,这家银楼生意一般,掌柜的就是愁没有独特的样了,他拿了这样子,说要打造一套值钱的,要不然也不会给一百文这么多。”
    杨丹玉笑道:“嫂子,这回你不用愁了,看着没,志扬有想法又有能力,你们啊好日子在后边呢,等着享志扬的福吧!”
    她知道这娘俩肯定还有话要说,告辞出来,回到小院门口就听到丁丁当当的剁肉声,想了想转身又出去,身后传来多多急促的喊声:“娘娘娘娘~”
    她好笑的回过头,小多多一头扎进她怀里, 抱着她的腿委屈道:“娘亲, 你去哪我也要去!”一早起来爹爹姐姐就不见了,他要牢牢看住娘亲, 可他被小志叫走的功夫娘亲也不见了,他呜呜两声,大眼睛眨巴着就红了。
    杨丹玉牵着他的手:“娘出去一趟,行,带着我们的多多……”一抬头看到小志羡慕的眼神,朝他招了招手:“你也想去?过来吧!”
    小志回头看着院子,好像是怕他娘不让,可脚下却悄悄的往外出溜,一步一步。
    杨丹玉不由失笑,这两个孩子那小心眼可真是不少,等到小志挪出几步后,嗖一下就跑到她面前,仰着头眼睛亮晶晶的,“小姑~”
    “走吧!”杨丹玉一手牵一个,小志现在可不是以前那受气的孩子了,要说杨家孩子中,属他最受宠,年纪小,又有石秀华和杨庆远宠着,天天和小多多在一起,有啥好吃的啥好处都不会落下他。慢慢的胆子大了许多。
    二山和二河一开始还会嫉妒,后来知道嫉妒无用,二山还一度和爹娘被撵出去,再回来后就长了心眼,不敢再针对小志了。
    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差距大了连嫉妒都不能了。
    杨丹玉带着两个孩子去的地方是书铺。
    书铺的伙计倒没有什么狗眼看人低,迎上来问:“这位大嫂想买本什么书?”
    杨丹玉看着书铺有些惊讶,她不知道越洲府的书铺是什么样,但这间铺子里她一打眼书籍很少。
    “我想给两个孩子买本启蒙的书。”
    怪不得姑娘和她说“到了这里才发现自己成了文盲”,看柜台里书架上摆的书,有些字她认得有些字她压根不认识。
    伙计看了看两个孩子,拿了本“三字经”,“大嫂可以让孩子先学这本‘三字经’,”可能在想这妇人家中是否有认字的?
    杨丹玉轻轻翻了翻,很好,竖版书看的她头都晕,问了下价钱,听的她直啧舌,“这么贵?”
    伙计指着书,“不贵了,这纸张,这墨都是上好的,五百文一本是便宜的了,你要去东城看看,最起码要六百文钱。”
    杨丹玉问:“我家相公字写得不错,我们要是抄书书铺收不收?”
    伙计有些意外的打量着她,见她一身细布衣裳,头上还戴着银钗,知道刚才自己想岔了,但他还是摇了摇头。“我们铺子小,这些书卖不了几本,用的都是相熟的抄书匠,不收外来的。”
    杨丹玉仔细的看着那些认识不认识的字,还好她没近视,封面上的字又都很大,隔着柜台她也能看得清楚。
    “这位小哥儿,这书我看下可以吗?”
    伙计拿出来往柜台上一放:“看可以,要小心别弄坏了。”
    杨丹玉随意翻了翻,哪怕有些字不认得,顺下来也知道是才子佳人的故事,果然这种老套的故事千百年来都受欢迎。
    她还想再看两本,小哥已经面露不悦:“你认得这上面的字吗?看得懂吗?”
    杨丹玉想说我看懂了你是不是白送我?“我略学过几个字。”她保守的说。
    伙计语气有些不耐了:“你们到底买不买?这话本可不便宜。”
    杨丹玉叹气:“你们书铺收不收话本子?”这种故事她抬抬手就能写个十个八个。
    伙计想要翻白眼了,他刚要挥手撵人,就听到有人说:“这位娘子的相公莫非还会写话本子?”
    书铺里几乎没有客人,掌柜从她进门就注意到她了,她看书的样子有些懊丧有些庆幸,绝不是那种没见过世面妇人的那种唯唯诺诺。
    “不是我相公,是旁人。”杨丹玉含糊道:“有几个故事很好看,他不方便出面,让我来问问书铺收不收?”
    掌柜的明了,肯定是这位娘子的相公是读书人,家中缺银钱了想卖话本子,可又怕被人笑话,以旁人的名义来卖话本。
    “娘子可否拿来一看?总得看过才好定价。”
    “话是这样说,掌柜的能否告诉我,这样一本故事书铺收是多少银钱?我也好心里有个数。”
    掌柜的指着上面一排排话本子,“这些售价一本在五十文到二两之间不等,收的价格在二两到十几两之间。”
    杨丹玉眼睛亮亮的,她没看到自己的眼睛和之前小多多的眼神一样明亮有神采,“那几日后我拿话本子过来,掌柜的看下。”
    她要去买纸笔,还要等姜延凯有空帮她写,要不然她这个故事大半就得用圈圈叉叉来代替了。
    她情绪高涨的离开书店,掌柜的把伙计训了一顿,并告诫他:“若这位娘子再来,不可无礼,要告之我才行,不可擅自做主。”
    伙计嘀咕着:“那来卖话本子的多了去了,真以为是谁都能写的呢?”
    掌柜的重重哼了一声,“你懂什么?”他看人最是准了,这妇人哪怕翻看了铺子中的话本子,也是神采中带着自信,那话本子即便卖不了高价,也肯定能看得下眼,书铺是准赚不亏的。
    小多多出了书铺,仰着头好奇的看着娘亲:“娘亲认字啊?多多也想认字。”
    杨丹玉摸摸她的小脑袋:“等咱们安稳下来,你和小志哥哥都要学认字。”
    至于自己认字这事,只要推到姜延凯身上就行。
    牵着两小走了没几步,就听身后有人叫“姑母?”
    小多多回头一看忙拉了拉她手:“娘亲,是正儿表哥。”
    杨丹玉惊讶的看着正儿,这孩子是自己一个人,穿着件粗布衣裳,站在书铺门前。
    “正儿,你一个人出来的?你这是?”她指了指书铺:“要去买书吗?”
    “不是,正儿想进去看看有没有事做。”
    他还这么小,一条腿又不好,就出来找事做了?
    杨丹玉记得杨鹏举身上是有银子的,“你出来找事做你娘和你爷知道吗?”
    正儿垂下头,好一会儿才低声道:“娘和婶娘天天在家做绣活,我出来送绣品顺便做些杂活。”那就是不知道了。
    “你们住哪里?你爷呢?”
    “我们进城的第二天爷爷赁了个小院,就在这后面不远。不过当天晚上爷爷的银褡子就被偷了,娘和婶娘只能做绣活养活我们。”
    谷杮
    还是没有提他爷。
    “那你爷呢?没出去找事做?”他是童生,哪怕做个教书先生也能养活了一家老小。
    正儿摇了摇头,“爷心情不好,再说他是童生老爷,不需要做事。”
    杨丹玉怔怔的看着他,“这话?是你爷说的?”
    正儿点了点头。
    杨丹玉叹了口气,“你爷问没问过我们?”
    正儿点头又摇头,“我们进城后在大集上看到姑母了,爷说不让去找你们……”
    他的话显然还有后半段,估计是没少轻骂了杨丹玉和姜延凯,正儿说了一半就停下了。
    “姑母,你们还好吧?”
    “我们还好,正在集市上出摊卖些吃食,这么多人要吃饭,不挣钱就得饿肚子,也没顾上去找你们。”杨丹玉想了想摸出几文钱,塞到正儿的手里:“去买个烧饼吃吧,遇上姑母这事,你只告诉你娘就行了,就不用和你爷说了,免得他……”她没再往下说。
    正儿想出声辩解几句,可想到爷爷喝过酒之后恶狠狠的话又熄了声。“正儿不要,正儿有钱。”他摸着袖子里刚得的卖绣品的十文钱,“我娘和婶娘每日卖绣品也能赚十几文钱,够我们买粮吃了。”
    杨丹玉并不想和杨家有过多的牵扯,别说她一个冒牌女,就是原主回来,怕也不会和娘家再有来往。
    但正儿这孩子是个好孩子,她摸了摸她的头,“好孩子,去吧,姑母也回去了。”
    走出好远,小多多还不停回头的看,“娘,我喜欢正儿哥哥,不喜欢直儿哥哥。”
    “为什么?你直儿哥哥不好吗?”
    “不好,他当着爹娘的面和我玩的开心,可背对爹娘就骂我们弄丢了他爹爹。他还骂小志哥哥是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鸠占鹊巢……”
    杨丹玉心想,你要这么说那我们这些人可都是鸠占鹊巢的。“以前怎么没听你说过?”
    “外公在,我不敢说。外公看人的眼神可凶了。”小多多管杨鹏举叫外公,叫杨庆远姥爷。
    杨丹玉揉了揉他的头:“小笨蛋,爹娘都在你怕什么?以后谁要是欺负你,你就跟娘说,要不跟姐姐说也行。行道吗?”
    又说小志:“还有你也是,谁要欺负你就告诉姑姑或者是姐姐。咱们不乱欺负别人,也不能让别人欺负了去。”
    杨丹玉去买最便宜的纸,问人家“这个纸写字洇不洇”,得到的答案当然了,她只好买了些稍好一些的,又买了便宜的墨条便宜的笔,就这样还花了二百多文钱,心疼的她直嚷嚷:“再穷不能穷教育!真是黑心商!”
    这些银钱买粮能买将近一百斤的高梁米了。心痛!
    她坐在炕沿边上有一会儿了一直没说话,刚刚忙完的小丫头主动拿了布条安静的坐在一旁做针线活,直到程琪这些人出摊出来,才把她从故事情节中惊醒。
    “你们回来了?今天生意怎么样?”
    不只是她,那些正干着活的也都放下手里的活计凑了过来,带着期盼的眼神看向他们。
    程琪脸上笑容灿烂:“挺好的,估计不比昨天差。”
    随后进来的马三嫂接道:“我们今天也行,今天高梁米饭没卖多少,反倒是白米饭卖的比较多。蒸的两锅饭都卖空了。”
    杨丹玉舒心的松了口气,往后瞅了一眼:“茶棚没撤呢?”
    “没有,好像今天茶棚没啥生意,我经过那时,看到大山他娘在那唉声叹气的。”马三说道。
    “先不管她们。程琪,你们去拢拢今天的帐,小武子你们赶紧看看今天备的这些料行不行,不够的就再抓紧备。”
    她和程琪几人钻进屋里,一边看她们查钱,一边问今天出摊的事。
    看到程琪扔出一小块银锭子,“哟嗬,今天不错啊?”
    “一个有钱人赏的,吃了三碗给了这银锭子,我看得有五六两。”
    “真有钱啊!咱们啥时候能这么有钱?”武丽娜拿起银锭子稀罕的看来看去。
    “快了快了。咱们现在农村有房有地,城里还有一套小院,这好日子马上就来了。”杨丹玉安慰她。
    她把徐志扬赚钱的事告诉大家,“看吧,还是得开阔思路,不过志扬这事也启发我了,我去买了些纸笔,准备写几个小故事卖卖。”
    武浩打击她:“你会写字啊?”
    她翻了个白眼:“这话说的,我好歹也是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字还能不会……对啊,我怎么把他给忘了?我老想着等老姜回来写了,这不有个现成的在吗?”
    说的好像我们没上过学一样。谁还没读过九年书了?
    武浩几人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谁啊?”
    杨丹玉一伸手:“李学文!就你了!”
    李学文指了指自己,杨丹玉点头:“对,就是你!学文!”
    李学文赶紧摆手:“不行不行,我哪能行啊?我可不会写那些。”
    “不用你写,我说你写还不行吗?”
    李学文一听手不摆了:“那行!吓我一跳,我以为要我写故事呢,我看故事行,写就没长那根筋了。”
    武浩问:“你认字?”
    李学文也是这套嗑:“谁还不认识个字了?行思你这个文盲呢?”
    程琪抬着下巴:“哎哎,不准欺负我家小武子啊!说谁是文盲呢?我们那叫半文盲,自己名字好歹是认得的。”
    几人开着玩笑,外屋几个小丫头却羡慕的不要不要的,她们不认字也不认得自己名字……
    玩笑过后,武浩说:“我说真的,不开玩笑,学文你真认识这些字?那你会写吗?”
    程琪这回看不下去了,推了他一下:“你是不是傻?你忘了他可是个帐房,不认字能当帐房?”
    又不是你这大老粗厨子。
    武浩不服气:“帐房就会写字了?帐长会写那也不会太多字吧?要不然就不是帐房是书生了。”
    这个犟种,又开始犟些没用的,大家谁也不理他。
    杨丹玉听了帐目,“今天麻辣烫净赚六两半,不过这不是常态不能算,刨去那些赏钱赚了一两半多,也不错了。”
    拌饭今天赚得更多,有七百多文钱。
    “这生意可以做。明天继续!武浩,你们准备明天的材料,程琪你们歇一会,然后咱们商量商量做些点心带着卖?如何?”
    这一点上她倒是和她爹想到一块去了。
    “点心?做啥点心?”
    武丽娜忙举手:“我我,我知道,咱们做沙琪玛,那个最适合咱们现在做了,不用烤箱,只要让雷叔叔他们做几个木盘,之前我在家还跟网上学着做过呢?还有奶枣,”
    杨丹玉摇头:“奶枣不行,没有奶粉。”
    程琪想了想:“我看还是炸麻花炸撒子炸油炸糕吧,这些个实惠。而且我在集上还真没见过有卖这个的。”
    武丽娜立刻又说:“对了,炸甜甜圈,这个肯定受欢迎!”
    果然是小吃货,说着自己就要流口水了,看得程琪直发愁,埋汰她说:“把你那哈喇子擦擦,一会掉锅里了。”